南拳加力量还是物攻(南拳双子星越打越年轻)(1)

南拳加力量还是物攻(南拳双子星越打越年轻)(2)

南都、N视频出镜主播陈诚体验学习广州北胜蔡李佛拳。

南拳加力量还是物攻(南拳双子星越打越年轻)(3)

佛山咏春拳非遗传承人 董崇华

南拳加力量还是物攻(南拳双子星越打越年轻)(4)

广州北胜蔡李佛拳传人 刘锋扫码进N视频看进击的非遗

在中国武术大家庭里,南派武术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自古以来南派武术以拳法出名,其中有两颗明珠,就是驰名中外的咏春拳和蔡李佛拳。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和佛山咏春拳联袂入选,为岭南非遗文化名片增添了两抹独特的色彩。

此前,电影《叶问》《一代宗师》让咏春拳成为网红,《蔡李佛拳》也让蔡李佛拳一历史悠久的拳法走到了大众面前。

南都、N视频《进击的非遗》系列策划跟随主播亲赴两大拳馆拜师学艺,一起领略非遗项目的蜕变与发展。

叶问传人推广“网红拳法”

“让更多人爱上咏春”

佛山咏春拳是南拳著名拳种,是清同治年间由梁赞综合南派功夫整理定形,集快拳、短刀、长棍和近打于一体的南派实用武术。其特点是近身搏击,短桥窄马,招式灵活,以快打慢,借力打力,以柔制刚。

鲜明的节奏感、快速打击、精准巧妙,姿势帅气,咏春是许多年轻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但怎样让年轻人愿意学、学得会?佛山咏春非遗传承人、叶问第三代传人董崇华师傅走出了一条“网红拳法”的推广之路。

走进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崇华咏春拳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的剧照合影。70后董师傅自己就成长于最早的一股“功夫热潮”中,因崇拜李小龙而爱上了武术。习武20余年,他先后三次荣获咏春拳世界大赛冠军,两次国际武联咏春大赛冠军。

2014年,董崇华先后开了两家武馆教授学生,推广咏春拳,从72岁的老人到4岁的孩子,7年来教过的学生超过5000人,其中还包括来自欧洲、南亚等国家的留学生。

作为宗师叶问后人叶准的得意弟子,不仅本身业务能打,还十分注重打造“咏春品牌”。外表儒雅清秀的董师傅曾多次在影视作品中出镜,还曾参加央视、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在网上科普宣传咏春和传统武术,董崇华师傅说,“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也许很久远,但传承的方法可以很流行。”

这次南都、N视频出镜主播前来拜师,董师傅倾囊相授。他介绍到:“咏春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要求手、腰、马、心、意、劲整体合一。强调以“心”指挥“意”,以意引导手、腰、马运动,从而形成整体合一。”他还特别教授了主播一套朗朗上口的咏春心法:“劲从知觉转,手从身法转。身形手法到,化拆寻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桥来桥上过,脚来脚下消。”

看到出镜主播迅速上手,董师傅非常高兴。他提到,现在来学咏春的年轻人比之前多了不少,许多人是从深圳东莞等地专门过来的,其中不乏体育老师和特长生。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学拳需求,拳馆还特别开设了针对成人的夜间班、周末班。

对终于完成“神秘任务”的主播,董师傅微笑着说:“希望你今后也能把咏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爱上咏春。”

严谨态度发扬传统武术

“武术的精神就是以德修武、以武养德”

蔡李佛拳是南拳代表性拳种之一,有185年的历史,1836年由一代宗师陈享命名为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百年来名震海内外,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它套路繁多,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发劲刚中带柔。同时,蔡李佛拳不断创新,具有一定前瞻性。

位于广州花都区的蔡李佛拳保护传承基地及功夫(拳王)特色小镇,由北胜蔡李佛拳代表性传承人房胜棠于2017年创办,旨在打造蔡李佛拳文化展示、交流、传播基地。进入该基地,青山绿水间掩映着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拳馆,擂台、假人等配套设施尽显专业。

作为广州市首个传统体育类国家级非遗项目,蔡李佛拳秉承尊师重道、开放创新的精神,注重传艺首重武德,“先树人再教拳”。蔡李佛拳将自身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相结合,经过不懈努力,如今这个历史上北拳南传的典范桃李满天下。

这次南都、N视频出镜主播前来学艺,负责现场教学的就是一位从湖南来求学的青年师傅刘锋。他介绍,蔡李佛拳法的练习可分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套路中,有拳术49套、器械62套;对练套路中,有拳术对练10套,器械对练33套。此外,还有秤桩、沙包桩等18种桩法。北胜蔡李佛的手法讲究攻防配合,步法要求灵活稳健。

通过打木人桩和基本套路演练,他一丝不苟亲身示范、逐个动作纠偏矫正,让出镜主播直呼“压力山大”,但也获益匪浅。

看到经过短短一天的学习,出镜主播已打得有模有样,刘锋鼓励说“打得还不错,体现了武术的精神,那就是以德修武、以武养德。希望你今后能保持对蔡李佛的热爱,把我们的非遗传承下去。”

强身健体,弘扬武德,正是因为无数个像董师傅和刘师傅这样的“传灯人”,更多年轻人才能在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武术的现代之美。

A07-10版

统筹:陈成效 胡群芳

宣发统筹:陈蓓蕾

采写:南都记者 黄薇 龙飞

摄影:南都记者 董梓浩 伊凯文 黄薇 实习生 杨文清 代思涵 刘超奇 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