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双芯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1)

4月10日,第三方营销数据技术服务商秒针系统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受众研究中心(ARC)正式签订《数据产品创新研究》项目合约,启动项目合作。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自研双芯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2)

秒针系统产品合伙人谭北平(左)和受众研究中心主任刘燕南教授(右)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秒针系统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受众研究中心(ARC)《数据产品创新研究》项目合作的达成,可谓强强联合,是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相融合的重要尝试。

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以受众研究命名的专业性教研机构,下设融媒体数字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在视听率测量、数据挖掘、跨屏测量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多年来,作为营销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秒针系统一直致力于推进数字营销产学研生态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主任刘燕南教授指出,秒针系统作为第三方营销数据技术公司,具备前沿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覆盖广告、营销、业务的全域科学精准的测量、评估及优化。

虽分属学界、业界,但双方在研究领域等方面均有诸多相通之处,本次项目合作也因此水到渠成。

业界的力量,集中面对更多切实的问题。而学术研究,重在探索引领和成果输出。刘燕南教授在接受「执牛耳」(ID:zhiniuermedia)采访时提到,会有相关学科的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研究,还将持续不断的充实队伍。秒针系统产品合伙人谭北平透露,秒针系统将依托雄厚的数据技术能力,帮助研究者增强工具,同时也会调派公司部分精英参与其中。

谭北平对「执牛耳」(ID:zhiniuermedia)表示,这是开放式的合作,是共赢的,而不是闭门造车,后续也会考虑吸纳更多资源进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初心,就是想把这些纷繁复杂的东西进行分析归纳,再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找到答案。”从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接着发表结论,终究是希望成果发挥的影响力越大越好。

产学研深度融合,共促创新发展

《数据产品创新研究》项目意义,不仅在于对数据产品创新体系的梳理和构建,更在于推进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输出转化和深度应用。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生态链条上的任一组成部分。

刘燕南教授提到,在瞬息万变的智媒时代,突破广告营销新问题,离不开产学研的密切合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切不可坐困象牙塔,而需要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发展紧密结合,及时地掌握业界动态,跟踪市场需求,迅速地捕捉技术动向,积极促成产学研合作,与业界同行一起协同攻关。

既然是“数据产品创新研究”项目,那该如何定义“创新”二字?谭北平表示,其实用大数据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于学界而言,“没有数据”是当下面临的重要挑战。此次合作,首先意味着有了新数据;接下来,是开拓用这些数据能做什么的思路;第三,是形成全新的/成熟的方法论。

谭北平还强调,不要认为创新仅仅是工具创新,它还可以是对某种宏观现象的高度提炼。他表示,希望在该项目中能够得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结论,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探索到现象背后的真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断促进数据本身的完善。相信在利用秒针系统数据的过程中,也能够把品牌推向新的高度。”

谭北平指出,数据与技术已渗透到营销的全领域,在数字化时代,经典营销理论与数字化营销理论需要进一步融合。此次秒针系统和受众研究中心的项目合作,便是想整合各自资源,形成综合优势,结合业界和学界的力量,共同探索并产出真正符合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新趋势和发展需要的研究成果。

自研双芯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3)

「执牛耳传媒」原创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