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在发作前及发作时,关键是针对病因,施用止痛的方法,非经期则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治疗“未病”。在临床治疗中,常把痛经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状,就可以“对号入座”来治疗:

(一)肾气亏虚证

月经延后,经量偏少,经色暗淡,经行期第一日腹痛隐隐,喜按,伴腰酸膝软,有月经不调的病史,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

1、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1)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的后缘。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1)

按摩的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着力,按揉2分钟,手法宜轻柔、和缓,双手交替进行,或者用刮痧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每天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1次。

(2)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2)

按摩的方法: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按揉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1次。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1次。

2、食疗方

益母草当归熟地煮鸡蛋:益母草20g,当归10g,熟地10g,鸡蛋2个。将以上4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煮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后喝汤吃鸡蛋。

功效:通经,补血,补肾。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3)

(二)气血虚弱证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1)足三里穴:该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4)

按摩的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着力,按揉2分钟,手法宜轻柔、和缓,双手交替进行,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次灸10~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5)

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在距气海穴约3cm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食疗方

当归黄芪大枣乌鸡汤:当归20g,黄芪100g,大枣10枚,乌鸡1000g,生姜片5片。将乌鸡洗净焯水后放入砂锅中,炖煮1.5小时后放入当归、黄芪、大枣、生姜片,继续炖煮40分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补益气血。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6)

(三)气滞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

1、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1)血海穴:血海穴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是治疗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7)

按摩的方法:端坐屈膝,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血海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血海穴。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8)

按摩的方法:端坐屈膝,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血海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血海穴。

2、食疗方

川芎益母草乌鸡汤:川芎10g,益母草30g,乌鸡1000g,生姜片5片。将乌鸡洗净焯水后放入砂锅中,炖煮1.5小时后放入川芎、益母草、生姜片,继续炖煮40分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9)

(四)寒凝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1、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1)地机穴:该穴属足太阴脾经,其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

按摩的方法:端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地机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地机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10)

(2)关元穴:其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在距关元穴约3cm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痛经的缓解按摩方法(治理痛经的按摩方法及食疗法)(11)

2、食疗方

当归羊肉汤:当归30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羊肉100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陈皮、当归同放入煲内焖煮至烂,放入肉桂10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