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军师吴用号称“智多星”,可见其是一位智慧超群、足智多谋的主儿。对于吴用这个人人们一直习惯把他跟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明朝时期的刘伯温相提并论;虽是文臣但胸中却有百万雄兵,虽是运筹帷幄之中却又决胜千里之外。《水浒传》原著中是这样形容吴用的: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从这段描述来看,施耐庵确实有意把他比作诸葛亮,可见吴用这个人确实是有大才能的,而且外形气质确与孔明先生有诸多神似之处,可能吴用本人内心里也是把自己当成卧龙再世的吧!

吴用星宿排名及绰号(智慧堪比诸葛亮的吴用)(1)

在梁山吴用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梁山所有的重大行动他都亲自策划拿主意,可以说吴用就是梁山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两任寨主晁盖和宋江身边最可信赖的智囊。在粗人林立的众多好汉中吴用显得鹤立鸡群、别具一格!

很难想象若缺少了吴用这样的智者,任凭一群武夫胡来的话梁山会是一副什么样子?恐怕梁山真就沦为“贼窝”了。事实上吴用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就在于好钢没用在刀刃上!纵观吴用的一生,他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和所有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了梁山,只可惜他保的宋江并不是一个“明主”,因而他不可能像诸葛亮、刘伯温那样成就一番伟业。

因为诸葛亮所保的刘备,刘伯温所保的朱元璋都是有道明君,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建立了西蜀政权,登上了帝位。而朱元璋则开创了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靠农民起义登上皇位的君主。

吴用星宿排名及绰号(智慧堪比诸葛亮的吴用)(2)

反观吴用所保的宋江,一辈子就从来没有过推翻昏聩北宋政权的想法和念头,魂牵梦绕的是怎么才能带领梁山投降朝廷,怎么才能得到朝廷的招安,怎么才能当上朝廷的大官,小官都看不到眼里。至于招安后会是一种什么下场却从不去考虑,从这一方面来说宋江确实是一个奸诈小人,毫无眼光和格局,本质上还是个刀笔小吏奴颜婢膝的嘴脸,虽然口口声声说招安是为全体弟兄的未来着想,实际上纯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他即便比起同时代的方腊来说也差着一大截,而这也恰恰是吴用的悲剧!

假如晁盖不死,吴用一直与晁盖搭档的话,也许他的人生将大不同,也许会大放异彩。毕竟晁盖是一位坚定的反对朝廷腐朽统治的领导者,思维与其继任者宋江大相径庭。由他主政梁山,未来也许不是跟另一位农民起义军的头领方腊自相残杀,进行内耗。而是极有可能强强联手合作,共同推翻北宋王朝。如果这样的话,吴用的才智将大有用武之地,或许会建立一番不世之功。然而,人生没有如果……

吴用星宿排名及绰号(智慧堪比诸葛亮的吴用)(3)

按理说像吴用这种具有超群智慧的人应该能够看穿宋江的丑恶面目以及梁山最后的惨痛结局,那么在明知前路就是悬崖死路的情况下吴用为何仍然一意孤行的保宋江乃至最后同梁山一起玉石俱焚,成为梁山的殉葬品呢?我想还是缘于那所谓的“忠”和“义”在作怪。

在古代一帮人动辄就磕头拜把兄弟,结为生死之交,最有名的当属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结果刘备为了所谓的“义”被东吴一把火烧了个连营七百里,自己把命也给弄丢了。而梁山这帮人一旦入伙就以兄弟相称,吴用也不例外;似乎一旦成为兄弟就必须要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不能挣脱!这种所谓的愚忠愚义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是一种陋习,是一种极其荒唐的行径。

当梁山大势已去之后,心灰意冷的吴用很平静的选择了死亡,甘心成为梁山的殉葬品;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对梁上最后的“忠”与“义”。吴用之死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吴用星宿排名及绰号(智慧堪比诸葛亮的吴用)(4)

实际上吴用完全可以在征讨完方腊之后像燕青、鲁智深、武松、李俊等人那样以各种理由离开宋江的,甚至可以像公孙胜一样选择其他机会离开宋江,实际上在恰当的时机离开宋江都不会让其失去忠义的美名。以吴用的才学隐姓埋名继续当个私塾先生教书育人是完全可以的。

但吴用还是飞蛾扑火般追随宋江直到最后,步宋江后尘而死。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吴用在梁山众好汉分崩离析后根本就没打算苟活于世。他用给宋江殉葬的方式表明自己生是梁山人,死是梁山鬼,他要做一个彻彻底底的梁山人。

吴用在追随宋江招安之时就已经料定了梁山的这场败局,他是最清醒的人生失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