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在家自己在网上看了电影“老炮”,问我老炮一词的含义,说实话这片子应该分级不适用于未成年人观看,但中国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电影不分级,影片审定又忽紧忽松的。

不过这次不说电影,既然说老炮了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

老炮儿原是北京俚语,意指在因为经常触犯法律而在监狱中不停进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类人,因为北京原先的看守所在炮局胡同21号,经常惹事生非进看守所的人会说自己是“炮局”里的常客,因此得名“老炮儿”。但一般进炮局犯的事都不算大,就是打架斗殴、坑蒙拐骗一类只够拘留几天的犯罪行为,大的问题一般送到河北界的天堂河农场,北京人又管这类人叫天堂河回来的。

不过在北京话里一般说谁是老炮,就是暗指说他是个老流氓,老混混,属于骂人的话,按广东话说就是老古惑仔。不过现在“老炮儿”一词已有新的意思,指一些专业人士在某领域已经成精了。

炮局胡同的位置紧挨着著名的雍和宫,附近还有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以后办护照的时候可以顺便逛雍和宫和国子监,然后再到炮局监狱原址转转,搞个一日游。另外现在的炮局胡同算学区房,对口雍和宫小学和东直门中学。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1)

炮局胡同的来历是清朝乾隆年间在这里设立了炮局,是个负责生产维修和存储大炮的工厂,清朝末年这里改建成北平陆军监狱,解放前吉鸿昌将军就在这里就义的,川岛芳子被枪毙前也曾经关押在这里。文革后这里改为北京市公安交通治安分局,原监狱拆除,但监狱里的几个炮楼还保留着。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2)

川岛芳子虽然关在这里,但不是在这里被处决的,而是在河北第一监狱。有意思的是这个河北第一监狱并不在河北而是在北京的菜市口附近。

河北第一监狱为什么在北京呢?因为蒋介石当政开始把首都从北京搬迁到了南京,1930年开始北京改为隶属于河北省,当时的京师模范监狱就改名为河北第一监狱。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3)

京师模范监狱始建于清末宣统年间,后来叫过的名字有:北京监狱、京师第一监狱、河北第一监狱、北平第一监狱、河北北平第一监狱、华北第一监狱等,解放后改称为北京市监狱。该监狱当年是中国第一座新式监狱,由日本人小河滋次郎博士设计。监狱周边挖有一个小沟,上有一个供人通过的石板。因为一般来说跨过此沟的多为犯人,而犯人戴脚镣只能半步半步地挪过去,因而称之为半步桥。这个监狱在1994年迁到了大兴,原址处现在是高档社区清芷园小区。

说道菜市口,大家都知道以前那里是杀人的地方,杀以前人关的地方叫京师看守所,这个看守所早在民国后期就关了,因为这个地方在西交民巷,民国时期西交民巷就开始慢慢繁荣向金融方向发展了,有个监狱不吉利。不过李大钊就是被从别的监狱押送到京师看守所,然后在那里被绞死的。

京师看守所的历史应该是最悠久的,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朝时候的诏狱。诏狱归锦衣卫北镇抚使司管理,锦衣卫分为南北镇抚使司,南镇抚使司管侦缉,电影里的那些锦衣卫的描写基本上都是南镇抚使司干的;北镇抚使司就管一件事,诏狱。

李大钊以前谣传被绞死在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因为李大钊被捕后一直关押在这里,绞死李大钊的绞架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但后来考证是在京师看守所绞死的。

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建国后改叫的名字许多人都听说过: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原址在德胜门外八达岭高速(京藏高速)西边,属北京市西城区,旁边就是北京市治安总队。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早期叫功德林监狱,和前面提到的京师模范监狱一样,始建于清末,在民国期间投入使用。功德林原本是金代的一座寺院,后来成了粥厂,京城周边一闹饥荒,政府救济下来就在那里舍粥。后来在清代末年被改成监狱了,1930年也曾改叫河北第二监狱。

再说个北京名气最大的监狱,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是当年苏联援建的项目之一,公开的是156项,还有一项是保密的没公开的就是秦城监狱,所以实际是157项。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4)

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在北六环外,紧挨着温泉疗养胜地小汤山,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当年在修建秦城监狱时,曾安排国民党战犯来这里劳动,做外围配套的绿化和排水设施,但对战犯们是保密的,并没告知他们建筑的用途。不过当时的战犯军统特务头子沈醉在旁边山上俯瞰在建的建筑时就明确说这是个监狱,而且等级很高,开玩笑的说我们的级别应该住不了,为了这个玩笑当时被其它战犯告发还被批评。不过文革时沈醉还是有幸被关进了秦城近7年的时间。

北京周边还有个和秦城监狱名字很像的叫燕城监狱了。秦城监狱得名于附近的秦城村,燕城则得名于附近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燕城监狱是司法部唯一直属的中央监狱,主要关押外国籍罪犯和职务罪犯。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5)

北京还有一个已经消失了50多年的监狱叫草岚子监狱,原来位置特别好,在北海西、西四北大街东、中南海北的北京市的中心区,旁边是全中国最好的中学北京四中。

当年那个监狱当年是专门关政治犯或特别重要的犯人的,始建于1931年,原叫"北平军人反省院",后又更名为"北平市第三监狱",四十年代末易名为"北平市高等特种刑事法庭看守所"。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建监狱是有历史传承的,因为这地在明代叫安乐堂,是专门关押犯错误的妃子或宫女的地方,也叫“冷宫”,史载明孝宗6岁以前就被秘密养在那里。

聊聊北京的老监狱(聊聊北京的老监狱)(6)

草岚子监狱关闭前,曾关押在此的政治犯们在此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