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诗歌惹的祸

◎胡军生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1)

“大家都会尿尿,我尿了自己一鞋,她尿进了中国作协。”

“大家都有爸爸,我爸爸是小镇做题家,她爸爸是大咖贾平凹。”

“只要爸爸好,成绩算个鸟。”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做骡马。”

“贾平凹最失败的作品不是《废都》,而是贾浅浅。”

各位看官,上面这些评论,听起来心酸不?解气不?深刻不?精辟不?

最近,贾浅浅女士热得滚烫红得尿血,当然了,同时也恨得牙疼气得吐血。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诗歌惹的祸。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2)

起因是这样的:8月17日中国作协公布了2022年度拟发展新会员名单,贾浅浅的大名赫然在列。

吃着大白菜却操着卖白粉的心的网友们一看,卧槽,这还了得?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作协是全国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心目中的圣殿,贾浅浅这种以屎尿屁为主题的低俗诗人和以黄瓜短裤液体为主题的诲淫诲盗诗人如果堂而皇之地加入了中国作协,那么,我们这种跟贾浅浅只有一爹之隔的真深深们为何就不能加入中国作协?是可忍,叔不可忍;叔可忍,婶也不可忍!众口连金都能铄,难道还铄不了你个贾浅浅?不行,一定要对贾浅浅口诛笔伐,一定要替中国作协清理门户!网上的吃瓜群众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贾浅浅的入会资格如果不黄掉,中国作协的名声就有可能黄掉!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3)

针对网上的众口嚣嚣,中国作协创联部会员处的答复很艺术很官方很含蓄,倒也算是“有理有利有节”:程序合规合法,但将会记录核实。目前,贾浅浅入会资格的7天公示期已经过去了4天,近日中国作协书记处就要针对2022年度拟发展的新会员名单进行讨论研究最终表决了,吃瓜群众们想想都激动。最终结果是谁会黄掉呢?是中国作协坚决果断地挥泪斩马谡剥离贾浅浅,所以贾浅浅的入会资格黄掉了?还是中国作协“虽千万人,吾往矣”“外举不避贤,内举不避亲”仍然毅然地吸纳了贾浅浅?这个结果,吃瓜群众们太想知道了,都搬好了板凳买好了瓜子开始师母已呆了。不过,就这个概率问题,在洒家看来,不存在一九开二八开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的可能,只存在零十开的可能,那就是:哪怕贾浅浅女士有些冤枉,但最终中国作协应该还是不会吸纳她,原因很简单,“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道理大家都懂,艺术领域对污点明星的处理方式是全网封杀,凭什么文学领域的贾浅浅就能法外开恩蒙混过关?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识大体顾大局的中国作协是不可能做的。我说的这些谁如果不相信,我敢跟你赌一块大洋。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4)

针对贾浅浅入会资格问题的热议,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舆情事件,热度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北大校长读错字”和“云南省长不识滇”。目前,这个舆情事件还在进一步的发酵中,其走向如何仍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吃瓜群众们仍然还在深扒贾浅浅的诗歌职称学历问题,洒家的关注点却不在这方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我不忍心落井下石,二是因为我确实觉得贾浅浅女士有些冤枉。我为什么觉得贾浅浅女士有些冤枉呢?倒不是欧阳江河臧棣彭敏等力挺贾浅浅的专家们的高论镇住了我,而是我遇见的不少的中国作协会员都是一肚子草,而贾浅浅女士的大多数诗的水平确实超过了他们。“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如果不是贾浅浅女士少不更事写了那几首屎尿黄瓜诗,凭她的诗集论文和专著,她的中国作协会员倒也不是不可加入。再说了,从深层次来讲,贾浅浅女士的这几首现代诗,只是粗俗,但是却不失灵气。有的吃瓜群众真的是属于少见多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冤枉了贾女士,因为贾女士的诗不咋地,可能不是贾女士本身才情不够,而是因为现代诗这个载体本身很难有艺术可言,门槛太低。就像慢三慢四跳得再好,也不如探戈伦巴看起来好看。说白了,在广场上乱扭屁股的广场舞谁都会,但戴着镣铐还能把舞跳好的人就很少了。也就是说,新诗的限制太少,古诗的限制太多,严师才能出高徒,熟悉的地方没风景。贾浅浅女士之所以被骂得狗血喷头,除了她诗的格调低下以外,更关键的是她采用的现代式体裁本身无限制少艺术可言。下面,窃不自揆,洒家就扒一扒这狗日的诗歌。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5)

韩寒曾经说过两句石破天惊的大实话:“只要不要脸,谁都能一天写几十首现代诗。”乖乖,这还了得?在古代,用李白的话讲,那可是“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啊,原来那么圣洁的诗歌,怎么现在就成了狗日的诗歌了呢?各位看官,下面且听洒家一一道来。

“醒居庙堂,笔落华章”,“小红弹唱我吹箫,自作新词韵最娇”,“红袖添香夜读书,卿正欢喜吾欲狂”:潇洒不?牛逼不?在古代,这可是成功的男人的标志。清代大文人徐述夔在他的名著《八洞天》里面提到,读书人一旦功成名就,马上做的事就是4个一:“乘他一顶轿,起他一个号,讨他一房小,刻他一部稿。”这里的一部稿就是诗稿,原来十年窗下无人问没钱刻印诗稿,现在一朝闻名天下知位尊多金有钱有势了,所以就把当年写的诗结集出版发行天下。“不学诗,无以言”,这可是读书人的老祖宗孔夫子说的。经史子集,集就是文学,位居其末,听起来好像不是太重要,但是,中举虽然主要靠经史子,但是,没有文学素养能有文采吗?这进士状元如何能考得上?何况,就算是中了进士当了官以后,写诗做文也仍然是吃饭甚至保命的家伙,嘉靖皇帝喜欢青词(一种歌颂神仙道教的独特的诗),下面的徐阶严嵩夏言等首辅大学士们个个都是此中高手,由于严嵩青词写的最好,所以直接后来居上把前面两个人干趴下了。至于放眼回顾整个中国历史,由于同僚间聚会吟诗干不过别人被嘲笑的人可多到老鼻子了,甚至历史上因为写诗写不好被皇帝免官的也有十来个人。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6)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现在中国文学奖比中国艺术奖的地位要高影响要大,原因其实很简单,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社会,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文学是艺术的前置条件,文学是艺术之母,而且,中国文联系统文艺奖项有12个,而中国作协的文学奖只有五大奖,还有,中国文联的文艺奖是两年一评而且获奖人数众多,中国作协的茅奖鲁奖是4年一评而且获奖的人数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中国作协的奖就显得比中国文联的奖要更加难能可贵了。现代文学是四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可是在古代,诗歌才是文学的正宗,以至于唐代诗人杜荀鹤说过:“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小说在古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四大名著六大奇书的作者是谁我们都整不明白,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懒得署名啊。诗歌在古代一方面十分重要,可另一方面也十分难写,所以才有了以下众多的说法:“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到老捡得诗千首,却被他人话短长”,“为何辛苦为诗后,顾盼前人总不如”,“诗句不成难入眠,半轮明月落方池”,“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等等等等,老鼻子难了。一首律诗8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情苗言花生实义,每一联写什么内容都是规定好的,除了做到平仄对仗还要兼顾风韵神采和气象格局,一不留神就弄成了顺口溜,你说难不难?这还是唐以后的,已经进行了技术缩减,重内容轻形式。如果是唐以前尤其是六朝时期的,那可就更复杂了,重形式轻内容,平头上尾蜂腰鹤膝,阴阳上去要讲究,四声八病不能犯,让你顾得了吹笛,顾不了捏眼儿,烦得你抓耳挠腮累得你满头大汗,你还敢说写诗容易?五四伊始,开始文学革命,大力倡导新诗,其舵手胡适身体力行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1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且在自序里面做了一首打油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言未必是。我今为之改一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这本诗集里面的诗水平如何呢?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大抵中学生水平。”后来那些白莽殷夫胡也频蒋光慈等人所做的诗,都是大白话,艺术水准还远远不如今天的新诗。臧克家晚年说过几句话,大意就是,写了一辈子诗,能有二三十首流传后世就心满意足了。现在看来他是想多了。毛泽东说过两句话:“新诗,我是不读的。”鲁迅也说过几句话:“诗到唐代已被做完,今后倘没有跳出如来佛手心的手段,大可不必再做。”洒家以为,说的很到位,很有道理。也就是说,这次大家之所以对贾浅浅的诗反响这么强烈,不仅仅是因为贾浅浅的诗本身的问题,更是因为现代诗这个载体本身的问题,器微容寡不足为道。新诗,必须要整顿了;诗坛,必须要反思了。

最新诗歌(诗歌诗歌)(7)

贾浅浅是不是一定就不够资格加入中国作协?真深深们写的诗是不是就一定比贾浅浅的好?中国作协是不是就一定应该剥离贾浅浅?关于这些问题,最后,请允许洒家做首诗作答吧:

也许似乎未必是,

据说好像有可能。

不过但是我觉得,

然而未必不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