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剑刚

遭人轻贱就是被人轻视,瞧不起。凡人都想被别人看重、尊重、夸赞、说好;不愿被别人轻视、不拿自己当回事、说不行。一句话,就是不愿意遭人轻贱。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确实秉有才能的人被人看重是理所当然,而不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被人看重,对于看重者和被看重者来说,就都成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他看重你就要重用你,你被看重,就要使出浑身解数来高质量地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因为你的心比天高,才比纸薄,所以在做事时就难免出纰漏,甚至砸锅。这时候,若双方都不是无赖的话,一方会后悔当初看走了眼,另一方会深感愧疚,心想还不如遭人轻贱呢。

哪种人重色轻友(论遭人轻贱)(1)

纸上谈兵的典故人们都熟悉,倘若当初赵括被人轻视,读兵书行,打仗不行,不被赵王重用,那赵括的性命就保住了,赵国的几十万军队也就不会被秦军歼灭了,而赵括本人因被秦军一箭射死,连愧疚的机会都没有找到。对于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遭人轻贱,有时会避免很大的不幸。

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也众所周知。冯谖做为孟尝君的门客,最初被认为是混饭吃的一类人,所以遭到了轻视。而冯谖才大气粗,自认为实力雄厚,便一再地发泄对遭受轻贱的不满。尽管后来改变了他的待遇,孟尝君仍没有重视他,只是想提高点待遇堵一堵他的嘴,直到孟尝君失势回到封地,才意识到冯谖的价值。夫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遭人轻贱是因为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而生气,但我可以向权势者叫板。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怕被人看不起的。

哪种人重色轻友(论遭人轻贱)(2)

生活中,遭人轻贱常常会成为一个人发奋努力的原因与动力。清代这样有一位读书人,年少时并不用功读书,因为遭人轻贱,两次受到刺激,才一怒而学有所成。第一次是想娶一位相好的妓女回家。妓女说:“以您的才华风貌来说,我非常愿意嫁给您。只是遗憾您读书太少了。我想等以后。”竟然被妓女看轻,这太没面子了,一怒之下便回到了家乡,住到一座寺院里开始读书。一天夜里,过来一个小和尚。小和尚见几案上摆着一册《昭明文选》,就说:“你都这么大了,还看这样浅薄的东西?”居然被小和尚看不起,他觉得更羞耻了,于是,就开始发愤研究经史,终于学有所成。这样的故事,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一个女孩嫌男孩没有本事,离男孩而去,男孩便发愤努力,一举取得了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功。

哪种人重色轻友(论遭人轻贱)(3)

在某一个圈子里,你本应是圈子里的人却被人轻视,划在了圈外,当时,会令当事者愤愤不平。我认识的某一个班子里的一个成员就是这样的遭遇,人家有什么好事都没他的份。他倒没有啥,只是他太太整天埋怨,嫌他没本事,被人瞧不起,什么光也沾不上。后来,除他外的班子全体成员都涉嫌受贿,都吃上了牢饭,只有他,留在了外面,过他啥光也沾不上的、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直到这时,他太太才明白了遭人轻贱的好处,那真是大了去啦。

说到这里,我忽然又想到,《金刚经》里曾有一段很经典的话说:“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这段话若从世俗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是这样的意思:坚持读好书的人,肯定会人品与学问俱高,高就会被一般的人不接受,就有可能遭人轻贱,遭人轻贱是不是可以消除先世的罪业,那涉及到了形而上的领域,我辈俗人是争论不清的。我们只从古今的事例来看,遭人轻贱不能算是一件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