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这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创造过以一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40%的纪录。英镑是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伦敦是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当时的英国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霸主。可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就被美国所取代。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

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战胜国,但这个老牌霸主却在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二战后美国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以后马来西亚、埃及、加纳等国相继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当英国昔日的殖民体系开始全面坍塌之时英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正日益下降。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2)

1958年西德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70年后日本超越英国和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2006年英国的GDP总量又被中国超越。2020年英国的GDP总量被自己的前殖民地印度所超越。至此英国在近170年的时间里从占据全球经济总量40%左右的第一大经济体退居成为美、中、日、德、印五国之后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殖民体系的坍塌、经济地位下降实际上反映的是英国综合国力的衰落。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3)

大航海时代早期崛起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种在当时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小国。到了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霸权就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些弹丸小国转移到了英、法、德等有数千万人口的中等体量国家。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霸权逐渐由英、法、德等国转移到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土面积广袤、人口上亿的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当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决定国力的首要因素是技术和体制的创新。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4)

历史上葡、西、荷、英、法、德等国能率先崛起是因为抓住了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机遇。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美、俄这种具有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得以脱颖而出。当世界由转型期转向平稳发展的时期后决定各国实力强弱的首要因素已从创新变成了体量。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新技术在全球的传播已使这种差距大大缩小。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5)

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实现规模效应。英国当初能在三次英荷战争中战胜“海上马车夫”荷兰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资源和生产力远超荷兰。英国的面积和人口都数倍于荷兰,可美、俄等国的面积却是英国的数十倍。当然有人会说英国除了本土之外还有广袤的殖民地。问题在于英国只是把殖民地视为单一的原料供应地、产品的生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存在。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6)

殖民地只是大不列颠全球贸易网络的一部分,而不是英国真正意义上的领土。这就意味着各个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是存在缺陷的。英国本土对那些孤悬海外的殖民地的管理是相当粗放的:英国只关心如何从殖民地掠夺资源,但殖民地的内部事务则懒得去管。因此英国的殖民地普遍维持一种自治状态。这意味着殖民地在臣服于英国的名义下仍保留了相当的权力。这也就为殖民地日后的独立埋下了伏笔。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7)

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像苏格兰公投这类的事。别看美国的加州、得州也时不时喊喊独立口号,可实际上从未真正组织过一场全民公投。加州、得州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喊喊口号秀一把而已,但事实上没任何一个州能脱离美利坚联邦。这点我们只要看看当年试图脱离联邦的南方州是何下场就能明白。英国这种殖民地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英国的有效人口远远少于美、俄等国。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8)

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统治着四亿左右的人口。当然这些绝大多数是殖民地人口,而英国本土的人口相当有限。英国并没像美、俄那样把这些被征服地区同化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领土。长期以来殖民地人口并没受到像英国本土人口那样良好的教育,因此英国广大的殖民地人口大多无法适应近代化的机器工业大生产。很显然这些人无法在近代化机器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构成有效的劳动力。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9)

殖民地的贫困又使其无法消费英国的工业产品,因此殖民地人口也无助于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延伸。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但无论是白人、黑人、亚裔、拉丁裔只要到了美国就能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很显然美国的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规模远远大于英国。像英国这种在体量上存在先天差距的国家要想保住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就必须始终在技术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性上引领世界潮流。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0)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得以崛起成为世界霸主,可崛起后的英国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了引领世界变革潮流的创新精神。恰恰相反这时英国资本家有时还会出于一己私利而阻扰技术进步——举一个较为浅显的例子:如果你有一部手机,这时又有新款手机问世了,那么到底要不要购买新款呢?作为个人行为你可以选择购买新款,因为这样可以享受到最新款的优质技术;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购买,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一笔钱。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1)

可作为国家如果留恋于已成熟的技术和制度而不能有所改革创新就会陷入到《大秦帝国》中甘龙、杜挚所说的“没百倍之利不变成法”的境地,而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在改革创新方面的阻力相对较小。如果自己原本一无所有,那么自然在改革过程中也不会失去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已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广袤的殖民地。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们满足于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来赚钱。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2)

当初英国工业冠绝全球时竭力鼓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但英国崛起之后就开始把发展重点放到了盘剥殖民地上。英国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垄断殖民地市场。英国试图靠殖民地源源不断为本土输血,却不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业技术。劳动创造价值,创新驱动进步,而靠掠夺和食利只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堕化。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时会有一种积极拼搏的奋斗精神,可当这个人发家致富以后就难免会追求相对更为舒适的生活。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3)

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这就需要靠一种坚强的意志力戒骄戒躁居安思危。19世纪后期的英国并没能摆脱这种人性劣根的束缚。发家致富后的英国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安于现状。保守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对任何变革都心怀疑虑,因为他们担心变革反而会使之前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技术制度体系遭到破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曾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英国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逐渐开始被人反超。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4)

像英国这种规模体量的国家一旦不能继续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引领世界潮流就注定走向衰落。从19世纪80年代起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就已被美国取代。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又极大消耗了英国的实力。战后初期的英国曾试图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英国一方面试图维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持自己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建设高福利国家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英国日不落帝国衰败的时间(英国是怎样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15)

可这时英镑的霸权地位已被美元取代,因此英国的财力并不允许像这样两边发力。英国人最终决定优先发展国内经济民生。在经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后英国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餐桌上有没有牛排、牛奶、威士忌,至于十万八千里外的英属印度怎么样早已没人关心了。英国在确立了优先发展本土经济民生这样的目标后对国际事务的热情开始下降,而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