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图片/张轶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爬行动物比两栖类的优越之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爬行动物比两栖类的优越之处(如何保护亚欧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

爬行动物比两栖类的优越之处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图片/张轶佳

11月3日,亚欧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国际学术大会暨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21年度学术大会开幕式在成都举办。我们为何要关心两栖爬行动物的安危?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开幕式上,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

为何关心?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表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需要关注其生存状况、保护需求与成效。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丰富,已知1100余种,并不断有大量的新物种发现。据统计,仅2020年就新增78种,学界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认知方面尚需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

根据最新评估,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受威胁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脊椎动物类群,需要加大调查研究和保护力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提到,在我国,两栖爬行动物面临栖息地退化和丧失、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影响,食用、饲养两栖爬行动物也曾一度流行,使得其受威胁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对于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国有着相当的资源和优势。我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历史悠久,同时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家学术机构组成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群体,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已经在不同领域建立了紧密的、长期的伙伴关系,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秘书长唐业忠现场披露,学会官方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去年刊载了318篇文章,影响因子在所有两栖爬行动物学期刊中排名第四。

怎样保护?

重视科普与学术研究

目前,我国一些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也已取得良好进展,如中国大鲵、大凉螈等两栖动物,扬子鳄、平胸龟等。那么,如何持续保护两栖爬行动物,维持区域生态安全?

尹峰提及了国外的成功案例,如泰国星罗鳄、美国佛罗里达鳄、澳大利亚咸水鳄等,都维护了社区居民可持续利用两栖爬行动物的权利。他认为,要借助专家力量,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的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如已经开展的百度百科两爬动物相关内容修订、将要推出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微信小程序两爬动物信息的审定、两爬类动物纪录片的拍摄等。通过专家的参与,推动公众认识和了解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只有认识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关心,只有关心才能行动。

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萨伊多夫·阿不都萨塔尔则用本国经验现身说法。位于中亚地区东南部的塔吉克斯坦由于地形限制,同样面临爬行动物栖息地减少的问题,33种爬行动物已经濒危,急需保护。通过多方学者的不断努力,跨国合作,目前已取得不少数据和进展。这说明,学术界的工作尤为重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就提到,学界要与决策者和公众合作,为欧亚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探讨后续共同合作的方向和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