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义扩大

(1)“大江南北”“江东父老”中的“江”指长江,现在扩大指大河。

下列成语中的“河”都特指黄河,后扩大到江河。

(2)河不出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3)河清海晏:是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4)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5)“面有菜色”中的“菜”指蔬菜,而现扩大到肉类、蛋类。

(6)“应答如响”中的“响”意为回声,现扩大为一切声响。

成语文言文来源(成语中的文言古今异义词类解)(1)

2.词义缩小

(1)取诸宫中:指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现专指帝王的宫殿。

下列成语中的“臭”意为各种气味,后缩小到秽恶难闻的气味。

(2)铜臭(xiù)熏天: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3)乳臭未干: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臭”最早泛指各种气味。

(4)瓦釜雷鸣、弄瓦之喜:这两个成语中的“瓦”泛指一切陶器,今义主要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5)草薙(tì)禽狝(xiǎn):薙,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6)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他创立的一种保健操,“五禽”指的是“虎鹿能猿鸟”,这里的“禽”是鸟兽的总称,现专指鸟类。

成语文言文来源(成语中的文言古今异义词类解)(2)

3.词义转移

(1)时乖运蹇、乖僻邪谬:“乖”古义指不顺,现指“听话,安顺”。

(2)涕泗横流:指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涕,古指眼泪,后指鼻涕。

(3)大快人心:快,古指痛快、高兴。现指速度快。

(4)短兵相接:兵,古指兵器,现指士兵。

(5)运斤成风:斤,古指斧头,现指重量单位。

4.感情色彩变化

(1)爪牙之将:“爪牙”指得力助手、武将,属于褒义,现指“走狗”,贬义。

(2)诽谤之木: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谤”意为“议论”,中性词。现指“毁谤、中伤”,贬义词。

(3)锻炼罗织:(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中的“锻炼”古义为“玩弄法律对人诬陷”,贬义词。现为中性词。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意为“顽皮可爱”,中性词,现指“奸刁、撒泼的坏人”,贬义词。

(5)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成语文言文来源(成语中的文言古今异义词类解)(3)

5.词义轻重色彩

(1)口诛笔伐:“诛”古义为谴责处罚。现指杀掉(有罪的人),词义重。

(2)独夫民贼:“贼”意指“犯上作乱的人或杀人劫货的强盗”。现指“偷东西的人”。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指志向远大的英雄。现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4)死而无憾:“憾”古义指“遗憾,不满意”。现指“仇恨,怀恨”,程度加深。

(5)以德报怨:“怨”古义指“仇恨,怀恨”,现指抱怨、埋怨、责备。程度变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