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对”,又叫联球对,也称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对联的常用对法(正对、反对、流水对)。从这些对联常用的对法中,大家知道,对联的上下联之间,一般要求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可以是正向对应,可以是内容相反,也可以是承上启下。

但是,“无情对”这种对法,却和上面这些完全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对联才是“无情对”呢?

“无情对”不同于其他对联的突出特点就是:上下联之间只讲究字词相对,即下联与上联的对仗字字工整,可内容上却完全不相干,上下联内容绝对是各讲各的,风马牛不相及,让人产生出奇制胜、回味无穷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无情对”必须具备的要求是:

1.必须是逐字相对,对仗十分工整,但内容却毫不相干;

2.上下联之间必须具有强烈的歧义效果,对法通过借用、转换等方式,达到偷梁换柱、妙手回春的目的,让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

3.上下联的句子各自表达明确的意思,语意通俗易懂,不能模棱两可,让人看不懂或产生误解。

下面举几个广为流传的“无情对”例子,请注意,这些上下联的字句对仗都非常工整,但内容却没有直接关系:

(1)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2)张之洞——陶然亭;

(3)羊肠小道——驼背老僧;

(4)齐齐哈尔——楚楚动人;

(5)皓月一盘耳——红星二锅头;

(6)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7)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

(8)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要对好“无情对”,最关键的应该做到,对出的对句:一是上下联内容必须毫不相干;二是对出的对句必须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内容一目了然。只有这样的对句才符合“无情对”的要求。

顺便讲一个小笑话。前段时间我结合介绍对联常识,出了一个二字上联:燕舞。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对对者,他对出的对句是:齐歌。然后他说这是个“无情对”,还写出了近百字的解释说明,大体意思是:他把“燕舞”不理解成燕子飞舞,而是理解成“燕地”的人在跳舞。他对的齐歌,是“齐地”的人在唱歌。我告诉他,这不是“无情对”,他很不服气地说我不懂,说他对的绝对是真正的“无情对”。

我告诉他:“无情对”的内容必须是毫不相干,对出的对句必须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他仅仅对了两个字,光解释说明就写了半页纸,而且,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燕”和“齐”是其中的两个诸侯国,本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和歌也有直接关系,怎么会毫不相干呢?所以,理解问题必须弄清楚关键所在,绝不能凭自己的片面理解随意解释。

对联知识及释义(什么是对联中的)(1)

对联知识及释义(什么是对联中的)(2)

对联知识及释义(什么是对联中的)(3)

(备注:本账号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严禁抄袭或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