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全国会议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举行。本次会议是纪念吴孟超院士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一部分。9月26日起还将开启为期一周的手术直播,本届手术直播周将有20多台肝胆胰复杂手术集中展示。

在今天的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各大医疗中心的胆道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进行了30多个专题演讲,会议紧扣“创新时代、精准治疗、改善生存”主题,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万人次。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胆囊癌、胆管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以及继发性恶性胆道肿瘤。

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更有快速上升的趋势。

胆道系统出现了恶性肿瘤(胆道肿瘤领域专家齐聚)(1)

发病隐匿、缺乏理想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对常规放化疗缺乏敏感性,都是造成胆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极差的症结所在。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科学界在提高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规范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胆道肿瘤手术难度较高,化疗等有效辅助治疗手段的缺乏,患者长期生存率上仍然令人失望。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及对胆道恶性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引领胆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迈入精准医学时代。

由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发起、召开的《中国胆道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指南》定稿启动会昨日举行,编委专家组就“指南工作组构成、指南草案修改计划、指南发布时间、2023指南全国巡讲规划”等内容展开详细讨论及部署等。

据悉,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30余位胆道肿瘤相关临床治疗、分子诊断、病理诊断等专家,梳理目前国内外胆道恶性肿瘤相关临床研究及应用现状,拟制订《中国胆道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使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更为规范化的靶向、免疫药物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