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DA/T 32-2021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的程序与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及个人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电子邮件归档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32397 中文电子邮件地址 邮件头格式技术要求GB/T 3700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46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70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处理,并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接收的电子信息3.2公务电子邮件 official electronic mail单位或个人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经由电子邮件系统传输的电子邮件3.3公务电子邮件系统 official electronic mail system用于产生、传送、接收、阅读和处置公务电子邮件的计算机应用系统3.4EML格式文件 EML format file内容编码采用 MIME格式(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遵循RFC822及其后续扩展,一般由邮件头和邮件体两部分组成,可保留电子邮件原有的HTML格式和标题的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格式文件4 管理原则4.1 单位应制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公务电子邮件及时归档,并保证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4.2 公务电子邮件的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移交等环节应纳入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程序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4.3 应明确规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时间、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要求,保证归档公务电子邮件的质量4.4 公务电子邮件形成、收集、整理、保存等关键业务过程应按照DA/T 46形成元数据,形成的元数据与公务电子邮件同捕获、同归档5 管理职责5.1 产生和接收公务电子邮件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公务电子邮件的收集、鉴定、整理,并定期移交档案部门5.2 档案部门负责制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制度,对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工作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接收归档公务电子邮件,负责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及处置5.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公务电子邮件系统接口及相关公务电子邮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维工作5.4 安全保密部门负责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过程的安全保密管理6 系统建设要求6.1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建设与运行要求6.1.1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的建设,应符合GB/T 37002中有关电子邮件系统信息安全要求,包括公务电子邮件系统的技术安全要求、管理安全要求和运行安全要求6.1.2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形成的邮件地址、邮件头格式应符合GB/T 32397中有关编码、格式、语法等要求6.1.3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应能输出规范的EML格式文件或其他包含完整的原始邮件信息的可归档格式文件,或具有归档电子邮件的接口,接口功能符合归档要求,接口输出数据应包含完整的原始邮件信息6.1.4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或其备份系统能按DA/T 46的要求,形成元数据6.2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求6.2.1 具有接收(含批量)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功能接口,并能正确解析、验证EML格式文件或其他归档信息包文件,形成归档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6.2.2 支持按照DA/T 70的要求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检测6.2.3 其他功能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7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7.1 单位应结合业务实际确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范围和划定具体保管期限公务电子邮件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分为30年、10年7.2 归档的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后应在原电子邮件系统中保留至少1年7.3 不属于归档范围的公务电子邮件数据,也应在原电子邮件系统中保留至少1年8 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8.1 公务电子邮件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发送邮件内容等8.2 公务电子邮件内容应尽可能在正文中体现对于无法在正文中表示的内容,可采用邮件附件的方式随电子邮件正文一起发送8.3 公务电子邮件附件应使用与邮件标题具有相关性的名称,格式应尽可能符合电子档案存储格式要求,原则上不得对附件加密如不符合电子档案存储格式要求的应进行转换,如无法转换为符合电子档案存储要求格式的,应在邮件附件中加挂能阅读和处理该附件的软件8.4 公务电子邮件落款应与邮件撰写人账号保持一致,发送日期与实际相符8.5 公务电子邮件元数据应符合DA/T 46的规定,时间元素值应尽可能精确至秒,对于涉及多时区的事务,应保留时区信息9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收集9.1 发送公务电子邮件的,无论是单发还是群发邮件,均由发件人提交归档;接收外部电子邮件的,应在收件人范围内指定责任人提交归档9.2 移交归档责任人定期或实时将办理完毕的公务电子邮件及其元数据以EML格式文件或其他格式,通过接口或离线方式提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解析出电子邮件的正文、附件及元数据信息归档采用定期归档的应于次年6月3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的所有电子邮件提交归档工作9.3 同一主题有多件公务电子邮件需归档时,应按往来记录逐封归档,并保持其关联关系9.4 公务电子邮件提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按照DA/T 70的要求进行检测公务电子邮件源格式符合归档要求的直接采用源格式归档源格式不符合归档要求的应转换为符合归档要求的格式不同的公务电子邮件,根据其所属档案的类别要求确定归档格式,推荐如下:———版式文件格式采用OFD,不具备OFD条件用PDF、PDF/A 格式———公务电子邮件正文以版式文件格式归档,附件可以版式文件、RTF、WPS、DOCX、JPG、TIF、PNG等通用格式;或将公务电子邮件及其附件按顺序合并转换为一个版式文件若附件是独立文件,格式如下:● 二维矢量文件以SVG、SWF、WMF、EMF、EPS、DXF等格式归档;● 三维矢量文件应转换为STEP格式归档;● 数据库文件以ET、XLS、DBF、XML等格式归档,或将应归档数据库数据转换为版式文件归档;● 录音类电子文件以WAV、MP3等格式归档;● 录像类电子文件以MPG、MP4、FLV、AVI等格式归档;● 网页、社交媒体类电子文件按相关规定要求格式归档;● 其他专用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格式归档,无法转换的应将能读取该邮件特殊格式文件的软件一并归档9.5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时应完整捕获元数据公务电子邮件元数据与DA/T 46部分元数据对照关系见附录A,其他元数据捕获按照DA/T 46的要求进行10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整理10.1 归档公务电子邮件应按照所制定的保管期限表划分保管期限10.2 归档公务电子邮件以事由或单次发出(接收)电子邮件为一件;正文、附件为一件;转发电子邮件与被转发电子邮件为一件;一次发出或收到的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同一事件一次收到与发出一般独立成件,也可合并为一件归档公务电子邮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转发电子邮件在前,被转发电子邮件在后;收到与发出的电子邮件作为一件时,发出的电子邮件在前,收到的电子邮件在后10.3 公务电子邮件可以独立形成电子邮件档案门类,也可以根据其内容归入相应门类形成独立门类的电子邮件按“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分类法应在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中体现归入相应门类的电子邮件按相应门类档案整理要求分类10.4 公务电子邮件分类后应在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进行排列同一事由电子邮件,按邮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归档公务电子邮件应编制档号,独立门类电子邮件档案档号格式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代码—机构(问题)代码—件号或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机构(问题)代码—保管期限代码—件号,具体按照DA/T 22的要求完成档号编制的电子邮件应依据档号顺序自动生成电子档案目录,按本单位归档电子文件整理要求增加电子文件目录封面,并将目录转换为适合长期保存的版式文件10.5 归入相应门类的电子邮件应与其所属门类其他电子文件一同整理,整理方法按GB/T 18894或单位制定的相应门类电子文件归档要求11 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移交和接收11.1 完成归档整理的公务电子邮件应在次年6月30日前,向档案部门移交11.2 移交内容包括公务电子邮件(含附件)、元数据11.3 对接收到的公务电子邮件应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项目符合DA/T 70的规定经检测合格的方能接收,检测不合格的应退回重新整理,待合格后方可接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电子公文归档数据组织包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电子公文归档数据组织包括(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

电子公文归档数据组织包括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规则DA/T 32-2021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的程序与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及个人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电子邮件归档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32397 中文电子邮件地址 邮件头格式技术要求GB/T 3700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46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70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处理,并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接收的电子信息。3.2公务电子邮件 official electronic mail单位或个人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经由电子邮件系统传输的电子邮件。3.3公务电子邮件系统 official electronic mail system用于产生、传送、接收、阅读和处置公务电子邮件的计算机应用系统。3.4EML格式文件 EML format file内容编码采用 MIME格式(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遵循RFC822及其后续扩展,一般由邮件头和邮件体两部分组成,可保留电子邮件原有的HTML格式和标题的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格式文件。4 管理原则4.1 单位应制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公务电子邮件及时归档,并保证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4.2 公务电子邮件的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移交等环节应纳入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程序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4.3 应明确规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时间、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要求,保证归档公务电子邮件的质量。4.4 公务电子邮件形成、收集、整理、保存等关键业务过程应按照DA/T 46形成元数据,形成的元数据与公务电子邮件同捕获、同归档。5 管理职责5.1 产生和接收公务电子邮件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公务电子邮件的收集、鉴定、整理,并定期移交档案部门。5.2 档案部门负责制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制度,对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工作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接收归档公务电子邮件,负责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及处置。5.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公务电子邮件系统接口及相关公务电子邮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维工作。5.4 安全保密部门负责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管理过程的安全保密管理。6 系统建设要求6.1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建设与运行要求6.1.1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的建设,应符合GB/T 37002中有关电子邮件系统信息安全要求,包括公务电子邮件系统的技术安全要求、管理安全要求和运行安全要求。6.1.2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形成的邮件地址、邮件头格式应符合GB/T 32397中有关编码、格式、语法等要求。6.1.3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应能输出规范的EML格式文件或其他包含完整的原始邮件信息的可归档格式文件,或具有归档电子邮件的接口,接口功能符合归档要求,接口输出数据应包含完整的原始邮件信息。6.1.4 公务电子邮件系统或其备份系统能按DA/T 46的要求,形成元数据。6.2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求6.2.1 具有接收(含批量)公务电子邮件归档的功能接口,并能正确解析、验证EML格式文件或其他归档信息包文件,形成归档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6.2.2 支持按照DA/T 70的要求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检测。6.2.3 其他功能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7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7.1 单位应结合业务实际确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范围和划定具体保管期限。公务电子邮件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分为30年、10年。7.2 归档的公务电子邮件,归档后应在原电子邮件系统中保留至少1年。7.3 不属于归档范围的公务电子邮件数据,也应在原电子邮件系统中保留至少1年。8 公务电子邮件的形成8.1 公务电子邮件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发送邮件内容等。8.2 公务电子邮件内容应尽可能在正文中体现。对于无法在正文中表示的内容,可采用邮件附件的方式随电子邮件正文一起发送。8.3 公务电子邮件附件应使用与邮件标题具有相关性的名称,格式应尽可能符合电子档案存储格式要求,原则上不得对附件加密。如不符合电子档案存储格式要求的应进行转换,如无法转换为符合电子档案存储要求格式的,应在邮件附件中加挂能阅读和处理该附件的软件。8.4 公务电子邮件落款应与邮件撰写人账号保持一致,发送日期与实际相符。8.5 公务电子邮件元数据应符合DA/T 46的规定,时间元素值应尽可能精确至秒,对于涉及多时区的事务,应保留时区信息。9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收集9.1 发送公务电子邮件的,无论是单发还是群发邮件,均由发件人提交归档;接收外部电子邮件的,应在收件人范围内指定责任人提交归档。9.2 移交归档责任人定期或实时将办理完毕的公务电子邮件及其元数据以EML格式文件或其他格式,通过接口或离线方式提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解析出电子邮件的正文、附件及元数据信息归档。采用定期归档的应于次年6月3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的所有电子邮件提交归档工作。9.3 同一主题有多件公务电子邮件需归档时,应按往来记录逐封归档,并保持其关联关系。9.4 公务电子邮件提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按照DA/T 70的要求进行检测。公务电子邮件源格式符合归档要求的直接采用源格式归档。源格式不符合归档要求的应转换为符合归档要求的格式。不同的公务电子邮件,根据其所属档案的类别要求确定归档格式,推荐如下:———版式文件格式采用OFD,不具备OFD条件用PDF、PDF/A 格式。———公务电子邮件正文以版式文件格式归档,附件可以版式文件、RTF、WPS、DOCX、JPG、TIF、PNG等通用格式;或将公务电子邮件及其附件按顺序合并转换为一个版式文件。若附件是独立文件,格式如下:● 二维矢量文件以SVG、SWF、WMF、EMF、EPS、DXF等格式归档;● 三维矢量文件应转换为STEP格式归档;● 数据库文件以ET、XLS、DBF、XML等格式归档,或将应归档数据库数据转换为版式文件归档;● 录音类电子文件以WAV、MP3等格式归档;● 录像类电子文件以MPG、MP4、FLV、AVI等格式归档;● 网页、社交媒体类电子文件按相关规定要求格式归档;● 其他专用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格式归档,无法转换的应将能读取该邮件特殊格式文件的软件一并归档。9.5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时应完整捕获元数据。公务电子邮件元数据与DA/T 46部分元数据对照关系见附录A,其他元数据捕获按照DA/T 46的要求进行。10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整理10.1 归档公务电子邮件应按照所制定的保管期限表划分保管期限。10.2 归档公务电子邮件以事由或单次发出(接收)电子邮件为一件;正文、附件为一件;转发电子邮件与被转发电子邮件为一件;一次发出或收到的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同一事件一次收到与发出一般独立成件,也可合并为一件。归档公务电子邮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转发电子邮件在前,被转发电子邮件在后;收到与发出的电子邮件作为一件时,发出的电子邮件在前,收到的电子邮件在后。10.3 公务电子邮件可以独立形成电子邮件档案门类,也可以根据其内容归入相应门类。形成独立门类的电子邮件按“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分类法应在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中体现。归入相应门类的电子邮件按相应门类档案整理要求分类。10.4 公务电子邮件分类后应在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进行排列。同一事由电子邮件,按邮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归档公务电子邮件应编制档号,独立门类电子邮件档案档号格式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代码—机构(问题)代码—件号或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机构(问题)代码—保管期限代码—件号,具体按照DA/T 22的要求。完成档号编制的电子邮件应依据档号顺序自动生成电子档案目录,按本单位归档电子文件整理要求增加电子文件目录封面,并将目录转换为适合长期保存的版式文件。10.5 归入相应门类的电子邮件应与其所属门类其他电子文件一同整理,整理方法按GB/T 18894或单位制定的相应门类电子文件归档要求。11 公务电子邮件档案的移交和接收11.1 完成归档整理的公务电子邮件应在次年6月30日前,向档案部门移交。11.2 移交内容包括公务电子邮件(含附件)、元数据。11.3 对接收到的公务电子邮件应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项目符合DA/T 70的规定。经检测合格的方能接收,检测不合格的应退回重新整理,待合格后方可接收。

文章来源:国家档案局官网 兰台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