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诗词水平是一流的,这一点仅一首《沁园春·雪》就足以证明。

但同时,如果大家细细品读毛主席平生之作,就会发现一个特点:主席写诗词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有很大不同,他把大量笔墨留给了普通老百姓和战士们。他们的喜、他们的乐,是主席诗词里的“主角”。这是他和一般文人们心胸的不同、境界的不同。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是毛主席在71年前的国庆期间写的一首词作。

唐朝千古名诗(唐代的一个千古名句)(1)

1950年的10月1日,对于成立一周年的新中国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各地举行了不少庆祝活动。10月3日,毛主席在怀仁堂观看了一场国庆歌舞演出。当时,跟他一同出席的除了各位领导同志外,还有一个老朋友:柳亚子。

柳亚子跟毛主席相识、相交多年,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曾跟毛主席有多首唱和之作。毛主席看演出时见到他,便提议让他写首词。主席都这样说了,柳亚子当然不能推辞,于是他便写了这样一首词作:

《浣溪沙》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唐朝千古名诗(唐代的一个千古名句)(2)

毕竟是一首即兴之作,能写成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首句“火树银花”是形容表演现场的盛况,颇有气势。后几句也很好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意。

此词问世后第二天,也就是1950年10月4日,毛主席用毛笔亲书了一首唱和之词送给柳亚子。毛主席这首词无论从遣词还是境界上来看,都是上乘之作。同时,他把一个唐代的千古名句,只是随手一化用,就写得豪情十足。让我们来读一读: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唐朝千古名诗(唐代的一个千古名句)(3)

笔者赏析了那么多诗词作品,发现一个现象:很多诗词高手自由创作时,往往能出精品;但与他人唱和时,却常常表现平平。这是因为唱和时既要依别人的原韵,又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这并非易事。

而读毛主席写唱和之作时,我们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哪怕是别人的原韵,他也一样能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这首《浣溪沙》也不例外。全词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境界上,都完全脱离了原作的束缚。

从结构上来看,毛主席上片写过去,下片写当下。曾经的旧中国是那么让人绝望,它的黑夜是那么漫长。5亿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是与柳亚子词上片呼应。

接下来,毛主席的诗词实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堪称“神级”化用。

唐朝千古名诗(唐代的一个千古名句)(4)

1000多年前,年轻的唐代诗人李贺因科举受阻,落魄地困守于长安。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因为父亲的名讳问题而无法参加科考,这样的现象让李贺完全接受不了。于是,他在悲愤之下写了首《致酒行》。其中这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更是成了千古名句。

毛主席的这次化用,是极为高明的:

首先,他把李贺个人式的怀才不遇,赋予了新的、更高层次的意境。李贺的苦是他作为一个文人个人的苦,而毛主席在词的上片中述说的苦,是旧社会千家万户的苦。雄鸡一叫,不止是让某一个人获得了新生,而是让全中国儿女获得了新生。

唐朝千古名诗(唐代的一个千古名句)(5)

其次,毛主席把原诗里的“一声”改成了“一唱”,同时将“一唱”提前,这是为了让它更符合词作的平仄格律。同时,这样写也让句式更雄劲,境界也更壮观。

李贺号称“诗鬼”,晚唐诗坛的扛把子,他的水平当然是极高的。毛主席的词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出了自己的新意,赋旧词以新境。化用完李贺名句后,毛主席再加上一句“万方乐奏有于阗”,一笔拓开,落笔稳得很。

纵观主席这首词,不受柳亚子原词的束缚,化用唐诗名句也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大家喜欢这首词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