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宛若沙漏,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隽刻的只有岁月的年轮。人生步履匆匆,走过万木葱茏的春,趟过激情洋溢的夏,步入丰厚怡然的秋。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沉静一份心情,收敛行色匆匆的脚步,回望流年深深浅浅的足迹,细数人生点点滴滴的过往。当繁华落尽,一切尘归于自然静美中时,心中蕴积的唯有一份感叹——幸好没有蹉跎岁月。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1)

在已经过去的年岁里,我们长大了,我们成熟了,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渐渐地离我们而去,我们很想用手去紧紧地抓住,不让它流逝,想留下那些记忆,那些画面,可是那些东西仿佛细沙一样,我们越是抓的紧却越是流失的快。渐渐地,我们明白了,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再挽留,也无补于事,终究是要离开我们的。淡然,释然,突然间,我们明白了,于是我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不再去追寻那些早已远离我们的事物。在剩余年月里,只想追寻对于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不蹉跎岁月,不辜负有限的光阴。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2)

《菜根谭》中云“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天地永恒存在,可人生只有一次。人生只有寥寥百年,可眼前这一天最匆匆。人能诞生在这永恒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生活中的乐趣,也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此生。生命线就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然后慢慢的回到终点的一场赛事,无论终点何时到来,在到达终点前都能努力奔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为了不蹉跎了岁月,辜负了时光。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3)

关于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唐代李颀在《送魏万之京》中写道:“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4)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说,入秋了,昨天夜里,河水都有霜了,就在这个时节,今天早上却听说老朋友你要离别了!“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说,听到老朋友你要离开的消息,我愁情满怀,远涉千山万水的你也应该是满心惆怅吧!“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颀说,天气越来越冷了,京城里傍晚的捣衣声越来越频繁,朋友你要去的地方在潼关以外,天气更加恶劣更加寒冷,要保重自己!“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说,京城也罢,塞外也罢,那里都不是享乐的地方,都必须辛勤工作努力奋斗,那样才不会蹉跎岁月。《送魏万之京》这首诗通过叙述在深秋时分送别朋友魏万这件事,作者李颀除了表达对朋友魏万的关怀之情之外,还嘱咐他,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5)

李颀在《送魏万之京》嘱咐了魏万不要蹉跎岁月,也是在嘱咐我们“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蹉跎岁月呢?做好今天要做的一切事情。正如歌德的名言“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贝多芬也说,“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你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6)

我们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是学生,你就把今天的、眼前的课业做好;已走上社会的就把今天一天的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即使要开创一番事业,也需要双脚踏出一条路来。一个人生活得不平凡,是指他没有庸庸碌碌地虚度年华。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用自己的个性、活力来探索、开拓、进取,让生命更精彩!

人生太短别虚度时光(人生莫虚度生活莫蹉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