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导语:
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
年少读西游,看的是神,腾云驾雾,波澜曲折,大战三百合;
中年才知道,看似满纸荒唐言的怪力乱神,字字是佛,句句为经。
02 前两回大意
第一回 石猴出世
东胜神洲海东傲小国花果山,风化出一只石猴,带领群猴来到水帘洞,上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探险成功,自立为王,号称美猴王。无忧无虑之余,突然悟到人生无常。为避免生命轮回,辞别群猴,先到了南赡部洲,学人礼,学人话,但发现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名利,就来到西牛贺洲,在一樵夫的引领下,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赐法名“孙悟空”(孙来自猢狲,悟来自门派第十辈“悟”字辈)。
第二回 拜师学艺
孙悟空在三星洞待了七年,得到菩提老祖的点化,学习了长生不老的口诀,菩提老祖起初没有教他避“三灾”(每五百年各要经历天雷、阴火、赑音必风)之法,后来因悟空虔诚感恩,又教了七十二变,先学飞举腾云,为达到“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境界,祖师再教筋斗云。因在众人面前变松树,菩提老祖生气了,赶他下山,且不允许他以后喊他师父。
03 感悟杂谈
1、知足,是最大的富足
很喜欢《西游记》中的一首词: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
做人如何真正舍得?如何懂得放下?
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索求太甚。
人这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万般皆带不走,唯知足,才能获得最大的富足。
2、求师学道得真传,知多少?
1.欲学真传,不忘初心(长生不老),先舍弃名利
美猴王第一站:南赡部洲,学人礼,学人话,但发现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名利,毅然离开。
2.欲学真传,不忘初心,做到真诚有礼,“志心朝礼”。
美猴王刚见菩提老祖,就要赶他出门,这是要考验其诚心。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
"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有数十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可见,有礼真诚的美猴王,感动了菩提祖师,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被赶下山时,孙悟空不舍师恩,“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磕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一只石猴,竟能如此尊师重道,让为师怎忍心离他而去。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欲学真传,不忘初心,做到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七年来,打扫卫生,任劳任怨,对人彬彬有礼。
从到三星洞七年,得到菩提老祖的点化,学习了长生不老的口诀和七十二变,直到被赶下山,历时20多年。
试问,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
作为一个叱咤山林的美猴王,怎能做到学习至上,不懈努力?
4.欲学真传,不忘初心,做到学业有成,自身聪慧是前提。
美猴王能打破祖师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深夜前往老祖学道。可见,猴王,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不是玩心十足的、泯顽不灵的禽兽,而是一只聪慧的、会学习、爱思考、有追求的“猴精”!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道难学,必须是“至人”才能传“妙诀”,可见,老祖只能猴王这般“至人”才教绝学。
这就是“因材施教”吧!
5.欲学真传,不忘初心,做到名师指点,自身勤学苦练。
悟空在学成之后,众人问:“悟空为何被传躲三灾变化法,可都会么?”
悟空回答:“一则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都会了。”
可见,学习悟道,名师指导重要,让我们少有弯路;要勇猛精进,关键在于自身“殷勤”,不仅仅是对待老师要热情周到,还在于“勤学苦练”!
如果你是菩提祖师,你会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弟子拒之门外吗?想必是铁石心肠,也会被美猴王的至诚、至心所感动!
图片来自网络。
毕竟不知悟空学得真传如何,且听风中语声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