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睡眠”究竟是什么?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睡眠从晚上持续到早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睡眠循环组成:“REM睡眠”(此时你的眼球会快速转动,称“快速眼动睡眠”)和“NREM睡眠”(此时你的眼球处于完全静止不动的状态,称“非快速眼动睡眠”)。通俗点讲,就是“做梦”和“深睡”。

成年人的睡眠一般是先从非快速眼球睡眠开始的,在入睡90分钟后就会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持续30分钟,此后两个睡眠期交替出现,在整个睡眠中反复出现4-5次。通常,完成一次NREM和REM为一个周期,我们把这个周期叫做一个睡眠周期。

前三个月才有效的宝宝睡眠法(婴幼儿睡眠系列文章)(1)

婴幼儿和成年人的睡眠结构就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成年人睡眠中快速眼动期只占20%-25%,而婴儿快速眼动期占睡眠总长的5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宝宝总是睡得很浅,并且容易醒来的原因。当孩子长到3-4岁的时候,才能建立和成年人基本相似的睡眠模式。

“非快速眼动睡眠”——大脑休息的关键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分为浅、中、深睡眠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最能让人恢复体力,可以说是睡眠的最佳时刻。当宝宝处于这种最深的睡眠状态时,很难被叫醒。同样,在这个阶段,筋疲力尽的家长要注意避免压到宝宝而引起宝宝窒息的情况,因此要格外小心。在第三阶段结束的时候,大脑会慢慢回到轻浅假寐的第一阶段。这时人对身边的动静会表现得非常敏感,但如果周围环境一切正常,往往人会再次入睡,甚至不记得自己醒来过。

“快速眼动睡眠”——充满梦和记忆的睡眠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呼吸会没有规律,脸上会浮现浅浅的微笑,有时候还会做鬼脸。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更是充满了梦和记忆,宝宝会有一段非同寻常的体验,他会更加专注于在梦境中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并同过去的回忆进行对比,将它们作为新的记忆重新归类整理。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宝宝会停止做梦,大脑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

前三个月才有效的宝宝睡眠法(婴幼儿睡眠系列文章)(2)

宝宝和成人的睡眠一样吗?

宝宝和成人的睡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犯困的时候都会打哈欠;入睡时都有自己独有的睡眠安慰物,比如自己偏爱的枕头或毛绒玩具等。不过,宝宝和成人之间的睡眠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宝宝比成人更早犯困。大多数宝宝在晚上九点或十点就会入睡,6个月到6岁之间的宝宝,在晚上八九点就会上床睡觉。

(2)宝宝比成人睡得更多。2-6个月的婴儿,白天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小睡一次,夜间可以睡6-10个小时;到了2岁,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11-12个小时;5岁的时候,睡眠时间会减少到10-11个小时,而且大多数宝宝不再小睡。

前三个月才有效的宝宝睡眠法(婴幼儿睡眠系列文章)(3)

(3)宝宝和成人的睡眠周期不一样。成人的睡眠周期为1个半小时,宝宝的睡眠周期只有1小时。这就意味着宝宝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回到容易受干扰的睡眠状态,这也难怪宝宝容易被饥饿或长牙这些不舒服的情绪所打扰。

(4)宝宝和成人睡眠阶段的混合规律不同。首先,宝宝一旦睡着,会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成人则是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其次,成人每晚有75%-80%的时间处在恢复体力的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宝宝只有50%的时间处于这种睡眠状态。

(5)宝宝睡眠中快速眼动睡眠所占的比例更大,有50%的睡眠时间处在做梦和记忆的阶段,这让宝宝有充足的时间对大脑里的记忆进行归类整理。实际上,宝宝的大脑很快就会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塞满,比如迎风飘飘的彩旗,颜色鲜亮的气球等。因为对宝宝而言,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而成人需要的快速眼动睡眠仅为20%-25%,因为对于成人来说,每天经历的大多数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或者琐碎到不值得记住。

宝宝即使睡着了,大脑仍然在“学习”。宝宝快速眼动睡眠所占的比例之所以较大,和他的生长发育的需求有关。睡眠专家的研究表明,宝宝的这种睡眠状态能为他提供足够的内部刺激——通过梦境刺激神经和神经末梢,就像听觉和视觉刺激神经的作用一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宝宝时常会睡不安稳,出现眼球转动,表情怪异,呼吸不匀等情况。其实,宝宝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妈妈们不必担心,只要保持稳定的情绪,用温柔的声音安抚并进行抚摸,很快就能让宝宝安定下来。只要宝宝平时心情愉快,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前三个月才有效的宝宝睡眠法(婴幼儿睡眠系列文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