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性格内向,喜怒哀乐极少表现在脸上。年轻时的林彪,生性腼腆,以至于红军指战员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大姑娘。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

八路军时期的林彪

林彪话很少,简直就是惜字如金,多余的话一个字不说。即便是在指挥千军万马打仗中,他从不废话,下达命令,绝不啰嗦,一字千钧,字字振聋发聩。他越是在战事紧张时,越是沉着冷静。

最常见的情景是: 林彪在作战室或指挥所里来回踱步,不时往嘴里扔一粒炒黄豆,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身边参谋们、作战科长、副手们往来穿梭,发报机的“滴答”声不绝于耳,译电员的电报不时送过来,通讯员在门口立正报告……但林彪对这些视而不见,只管盯着墙上的地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沉思着。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2)

锦州战役正酣,林、罗、刘在观察战场态势

塔山阻击战是整个辽沈战役的关键,国军重兵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塔山,阵地九易其手,4纵几乎要顶不住了,伤亡过半,司令员吴克华打来电话,汇报四纵的伤亡情况,林彪只冷冷地回了一句话:“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林彪不轻易动感情,寡言少语,似乎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开怀大笑,也没有啥事让他悲伤流泪。当然,也很少见他动怒。但是,这并不是绝对,林彪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不是冷漠无情的石头,也不是超凡脱俗的神。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3)

平津战役指挥层,左起:黄克诚、谭政、聂荣臻、肖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林彪

比如1943年6月,父亲林明卿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延安时,林彪一早就与叶群骑马从王家坪出发,赶了30里山路,早早到延安交际处大门口等候父亲。林彪和叶群都是身穿灰布军装,后背草帽。林明卿乘坐的卡车刚停稳,林彪就急步上前,将父亲搀扶下车。此刻,林彪的眼圈红了,父子俩已经19年未见面了,当年林彪离开家乡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这一去就是19载。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4)

1960年,林彪与贺老总视察军事学院

父子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当然,都是父亲在诉说离别之苦,战乱之路,逃难之苦,以及林彪母亲在贵州得霍乱而病逝,兵荒马乱中就地掩埋在一处山冈上。林彪静静地听着,泪水“哗哗”地流淌。此前,他接到父亲从贵州打过来的电报,心急如焚,一夜无眠,在延安自产的草纸上写下四句诗:

严父来急电,呼救难途中。

慈母死荒郊,他人无消息。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5)

1943年11月,陈光、罗荣桓及肖华在山东临沭县朱范村

朱老总看过后落泪,感慨地说:“太让人伤感了!”毛主席得知情况,让周恩来副主席办理。周恩来批示,此事交给南方局交通处处长刘少文办理。刘少文又请冯玉祥将军夫人、负责国民党救济总署红十字会工作的李德全帮忙。李德全派人在贵州独山寻找了好久,最终总算是找到了林明卿一家。

对于战友,林彪似乎没有知心朋友,他性格孤僻,似乎与他人格格不入,合不来。不喜欢与聂荣臻搭档,但与罗荣桓、刘亚楼关系很密切,感情较深。有意思的是,罗帅也有一个绰号,叫“婆婆”,十大元帅中只有他和林彪有绰号。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6)

任八路军115师师长时的林彪

罗帅是唯一的政工元帅,低调宽容,为人谦和,人品端正,处事公道,与“布衣元帅”徐向前一样,罗帅的新闻很少。罗帅做后勤工作是绝对的让林彪放心,在作战指挥上,他尊重林彪,尽力做好后方保障工作,让林彪能专心指挥打仗。当然,林彪对罗帅也很敬重,除了打仗以外的事情,林彪都支持罗帅的意见。

林彪一生四次与罗帅合作,早在井冈山红四军的时候,林彪是军长,罗荣桓任政委。115师成立后,林彪任师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成立后,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7)

1943年,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

除此之外,东野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参谋长刘亚楼!东野乃至后来的四野,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是铁三角,史称林、罗、刘一位是司令员,一位是政委,一位是参谋长,三人是东野(四野)的灵魂,号称东野的“三驾马车”,名震一时,打得国民党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东野发给中央军委的请示电报以及收到的指示电报,都是以林、罗、刘署名和开头。可以说,东野(四野)的林、罗、刘组合是最佳组合。当然,后面还有位政治部主任谭政,但政委部主任一般不参与军事决策,所以来往的电令中,署名都是军事主官、政治委员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不在列。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8)

四野的“灵魂”——林、罗、刘

毛主席发给东野很多指示电报,开头都是以林、罗、刘贯名。比如林彪对打锦州犹豫不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不彻底,主席非常生气,说:“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东野几十万大军南下,快抵达锦州时,林彪又犹豫起来,因为国民党从葫芦岛大举增兵,林彪担心长春之敌与华北傅作义所部共同夹击东野,如果是这样,东野将腹背受敌,很可能栽在锦州。当然,林彪的顾忌也不是没道理,毕竟他指挥作战的风格就是谨慎。三战四平失利后,林彪的心中留下阴影,对于能否拿下锦州信心不足。反过来说,林彪的这种谨慎的态度,对降低东野大军的风险也是有好处的。林彪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跟彭总正好相反。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9)

开国上将刘亚楼,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毛主席对林彪的反复无常动了怒,直接发了一道措辞严厉的电令,开头就是:林、罗、刘……这是命令,不允许讨价还价……

林彪说:“与我共事一辈子的人,只有罗荣桓。”

的确,从红军时期到八路军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林、罗曾四度合作,前后长达十几年。二人性格与专长互补,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政工巨匠;一个打仗神出鬼没,一个练兵堪比萧和。四野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从10万出关部队到百万大军入关,解放东北,又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横扫大半个中国,林、罗搭档居功至伟。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0)

罗荣桓与林彪

1963年12月16日,开国元帅罗荣桓在北京病逝,享年61岁,他是最早去世的开国元帅,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开国元帅。

林彪惊闻噩耗,立即吩咐秘书备车,不顾北京的大雪严寒天气,一路疾驰,赶到医院与罗帅单独告别。在题悼词时,林彪罕见地用了“良师益友”四字。第二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副林彪悼念罗帅的挽联:

六亿人意气风发,日月重光,万里长征,方期任重道远。

数十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一朝永别,痛失挚友知心。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1)

1949年11月,肖华、陈赓与刘亚楼

从不轻易表露感情的林彪,在罗帅去世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一个知心朋友、亲密战友之间的真挚感情。林彪是所有将帅中最先赶到医院与罗帅告别的,在罗帅的灵堂上,林彪亲自为其守灵,为罗帅默哀悼念,神情悲伤不已。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2)

林彪全家福(妻子叶群、女儿林豆豆、儿子林立果)

公祭大会结束后,林彪又亲自护送罗帅的骨灰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当年春节,林彪吩咐叶群把罗帅夫人林月琴接到自己家中一起过年,怕她逢过节思念丈夫,一个人孤单。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3)

罗帅与夫人林月琴

刘亚楼是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也是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空军司令员。他与林彪的关系也非常好,据说林彪打叶群,谁都不敢劝,也劝不住,只有刘亚楼能“管”得了林彪。因此,能掺和林彪家务事的人,只有刘亚楼。刘亚楼敲门,林彪不开,他一脚踹开房门,冲进去一把夺下林彪手中的鞭子。林彪也无可奈何,他说:“刘亚楼管我,我服!”

55年评衔时,刘亚楼只被评为上将军衔,林彪为此亲自去找毛主席,建议授刘亚楼大将军衔,不过没有成功。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4)

刘亚楼陪同毛主席视察空军

刘亚楼后来不幸罹患肝癌,病情危重,林彪多次打电话问候病情,前后写过好几封信,并三次带领家人去上海华东医院探望。第一次遇到刘亚楼昏迷,林彪竟然在病床前坐了四个小时,等候刘亚楼醒来,众人和医生反复劝说,林彪才起身到接待室等候。刘亚楼醒来后,林彪与他聊了很久,当然,大部分都是林彪在说,刘亚楼在听。一向不善言辞的林彪,在爱将、战友、同事面前,罕见地滔滔不绝起来。林彪后来又给刘亚楼送来了唱片和画刊,嘱咐他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5)

李克农、陈赓、刘亚楼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林彪得知消息后万分悲痛,长久沉默无语。当年名震全军的“林、罗、刘”,而今只剩下他一人了!当然,六年后,他也要折戟沉沙于温都尔汗,只是此时谁也无法预料到。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6)

林彪为刘亚楼献上花圈

刘亚楼的骨灰抵达北京后,林彪亲自去机场迎接,并且第一个向刘亚楼的遗像敬献花圈。刘亚楼的葬礼经毛主席批准,按元帅级别举行,但实际上,这位开国上将的葬礼,近乎于国葬。这样说主要有以下三条理由:

1.刘亚楼的葬礼在中山堂举行,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葬礼的地方。

2.首都10万军民前往吊唁,除毛主席外,在京的中央领导悉数出席并一一在签到簿上签名。需要注意的是,这本签到簿,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签名最全的一本。

3.中央和地方媒体都做了大量的报道,宣传力度之大不亚于国葬。灵车由少奇同志和林彪护送,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沿途所有站岗的战士都立正敬礼。

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唯一敢管林彪家务事的人)(17)

正在指挥平津战役时的刘亚楼

林彪在刘亚楼的追悼会上致悼词,总理、少奇同志、邓公、贺老总以及林彪、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分别发言,缅怀刘亚楼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