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以太坊开发团队表示其正处于协议升级的重要关口。除了满足全球扩展需求,本次迭代还大举提升了安全性和分散性。有趣的是,趁着本次转型,核心开发人员也逐渐远离“Eth1”和“Eth2”之类的术语,而是更喜欢称之为“执行层”(Execution Layer)和“共识层”(Consensus Layer)。

eth什么时候升级2.0(Eth2带来了哪些变化)(1)

以太坊升级路线图(来自:EF Blog)

简而言之:

● Eth1 → 执行层

● Eth2 → 共识层

● 执行层 共识层 = 以太坊

此外本次协议升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E th1 和 Eth2(以太坊 2.0)这两个术语正在被淘汰;

● 执行层(Eth1)和共识层(Eth2)将作为新的术语;

● 以去中心化方式扩展以太坊的路线图,仍保持不变;

● 你将需要为为此做任何事情。

据悉,以太坊一直在努力向权益证明(PoS)转型。早期研究人员分别致力于这些方面工作,但在 2018 年前后,它们被融合到了“以太坊 2.0”这个大旗下。

作为该该路线图的一部分,现有的工作量证明链(Eth1)最终会因遇到难度炸弹而被抛弃,并全面转向 Eth2 。

在 ConsenSys 的一篇文章(The Roadmap to Serenity)中, 已经详细解释过截止 2019 年初的状况。

从信标链(Beacon Chain)开始,分阶段的以太坊 2.0 路线图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交付。

而后大家意识到它将比以太坊 2.0 路线图的其它组件更早做好准备,于是提出了“早期合并”方案。

该提案将作为以太坊 2.0 系统的 Shard 0,启动现有的 EVM 链。

这不仅会加速向 PoS 权益证明转移,还会让应用程序的过渡变得更加顺滑。

因为向权益证明的变换,很可能在没有任何迁移的情况下发生。

不久后,Danny Ryan 又在 Eth1 Eth2 客户端联系的帖子中,探讨了我们将如何基于现有的 Eth1 客户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客户端已在主干网上开展了为期多年的实战测试。

大约同一时间,它们将汇总作为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方式,来证明以太坊的扩展研究是有希望实现的。

我们可将重点转移到通过汇总(而不是分片执行)来扩展,而无需等待数年之后的复杂、且不确定的扩展解决方案。

想要深入了解的朋友,还可翻阅 Danny Ryan 分享的《Eth1 Eth2 = Ethereum ETHGlobal》演示文稿。

至于为何不能只使用 Eth2,官方亦给出了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包容性(Inclusivity)、反诈(Scam Prevention)、质押明晰度(Staking Clarity)等方面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