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惊蛰是公历2022年3月5日22点37分,农历壬寅年二月初三。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1)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因为它是春耕开始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惊蛰三候:

  1、一候桃始华: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升而萌,雨足而华。桃令以作,粲然而花华。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2)

  2、二候仓庚鸣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仓庚乃黄鹂,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仓庚鸣,也就是黄鹂开始啼叫。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3)

 3、三候鹰化为鸠:鹰化为鸠,鹰翔于空,觅食而鸣,如鸠为食,类鸠也。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4)

 与惊蛰有关的诗词:

一、《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5)

一场微细的春雨让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的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地的人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的百姓。

这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观田家》诗中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地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二、《闻雷》[唐代]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6)

这是作者被贬江州后写的,前六句写寒冷冬天已经要过去了,雪已经消融了。在正月里,雷声时常响起,这是惊蛰时节来了,天气已然逐渐温暖起来,草木一片欣欣向荣。只有作者所在的一方天地,仍然是一片死气沉沉。

三、《拟古》[晋代]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7)

仲春二月,逢上了及时雨。第一声春雷,亦从东方响起。冬眠之蛰虫,暗中皆被春雷惊醒,沾了春雨的草木,枝枝叶叶纵横舒展。潜藏的虫类受到了惊动,草木也纵横滋生舒展了。这新近飞回来的燕子,成双成对地到我屋里来。粱上旧巢依然还在,这双燕子一下子便寻到了旧巢,飞了进去,住了下来。自从去年分别以来,我家门庭是一天天荒芜了,我的心仍然是坚定不移,但不知您的心情究竟如何?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共九首,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这是第三首,以春燕返巢托兴,表现诗人不因贫穷而改变隐居的意志,同时也寓有对晋室为刘宋所取代而产生的愤慨。

其时做这组诗时,离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不久,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但对晋恭帝被废以及晋王朝覆灭心存痛惜和哀惋之情。

四、《春晴泛舟》[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8)

春天来了,万物一新,我在湖上泛舟,感慨自己年纪大了,小娃娃们可别笑话我年龄大。春雷萌动,风雨飘摇,惊蛰已经到来,宇宙就像天地初开的时候,别有一番新的气象。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淹没了黑色的礁石,嫩黄柔软的柳丝摇摆,色淡如黄尘。我想上岸去亭子,却回身划起了船桨,笑着想不好好享受真是有愧这番美景。

这首诗写于老年,却是一首明快欢乐的诗,诗人笔下的春光无限好,让人心情也变得好起来。

五、《春雨早雷》[唐代]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9)

春天的东北风带着丝丝细雨吹来;初春的和风将枯黄的柳枝吹绿,也早早地使冬眠的梅花惊醒绽放;林间的雾霭让书阁悬浮空中,浮动的烟云包裹住作赋的亭台;开冰的河里可见游来游去的鱼,江边蛰伏的虫已经听到了春雷的声音;佳人彻夜美梦未醒,太阳升起了门窗都还没打开;可惜没有缘分不能一吐心声,只有常年独自酌酒。

六、《秦楼月·浮云集》[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10)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七、《山房》[宋代]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11)

窗子向四面打开,风把海上的云吹来,几声惊蛰的雷声中,一阵春雨催促花儿绽放。惊蛰时节,昆虫苏醒,蜗牛爬过石凳,留下一道明亮的涎水,蚂蚁排成队列,围着山丘移动。衣服被春雨打湿,用熏笼烘烤,熏笼上放了麝墨,是为了给衣服增添墨香。

八、《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宋代]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12)

春色已有二分倩姿,不知不觉开到了陋巷深处;儿女们向神灵祈祷,希望老翁能够走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的窘境。冬眠的虫儿,夜晚惊讶地听到打雷声;小小的窗户对着明朗的清晨,日子从疏帘的孔隙穿过。和煦的春风全部解开池塘的结冰;清朗的白天胜过翻阅装满道家典籍的箱子。亲朋好友不要责怪我,最近与你们说话沟通太少;我本来就是一个像乌龟蟾蜍一样的人,喜欢安静地独处。

九、《安济桥》[宋代]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十、《春日杂兴》[宋代]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十一、《市饮》[宋代]陆游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十二、《游玉泉》[宋代]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十三、《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宋代] 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十四、《骤雨》[宋代]陆文圭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十五、《惊蛰日雷》[元代]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十六、《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惊蛰到春雷惊鸣万物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