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讯 有的人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崴了脚之后,还会再次崴脚难道崴脚会“上瘾”?临床数据显示,曾经踝关节扭伤患者在今后运动中再次扭伤的发生率为4%-29%若早期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有高达50%的患者将出现习惯性崴脚因此,崴脚之后还需引起重视,进行正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崴脚产生的痛感怎么来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崴脚产生的痛感怎么来的(崴脚也会上瘾正确治疗很关键)

崴脚产生的痛感怎么来的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有的人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崴了脚之后,还会再次崴脚。难道崴脚会“上瘾”?临床数据显示,曾经踝关节扭伤患者在今后运动中再次扭伤的发生率为4%-29%。若早期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有高达50%的患者将出现习惯性崴脚。因此,崴脚之后还需引起重视,进行正规治疗。

青少年、运动员是崴脚高发群体

去年底,小王因为再次崴脚前往温州市中医院骨伤科进行治疗。该科主治中医师孙耕是小王的治疗医生,见状,他初步判断是小王没有遵医嘱,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王今年25岁,是一名体育健将,酷爱球类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样样精通。去年11月,他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因为争抢篮板球,落地时不慎扭伤右脚。当时,脚踝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随后肿胀明显,行走不利。后前往温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X片检查结果提示小王踝关节无明显骨折错位,软组织有肿胀。孙耕考虑小王是踝关节扭伤,建议其在48小时内冰敷患处,并用支具固定患肢,制动保护6周,期间需拄拐行走,避免负重。

如果按照正确的治疗程序,小王是不会在治疗1个多月后再次出现崴脚的。原来,在治疗2周后,小王患处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可正常行走,他便自行去除支具及拐杖。结果没想到,4周后,小王在下楼梯时,再次扭伤了右脚踝。这次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右踝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腔有积液,前距腓韧带撕裂,距骨挫伤,踝关节不稳。孙耕给予冰敷、石膏固定制动等治疗,并再三叮嘱小王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切不可像之前那样自行缩短治疗时间。

崴脚,医学术语称踝关节扭伤,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多见。孙耕说,临床上,像小王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因为未严格执行医嘱,导致反复扭伤。还有的人是因为不够重视,没有进行治疗,结果崴了一次又崴第二次。

踝关节易受伤,需重视

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负重关节,相对下肢负重关节中髋关节、膝关节更为灵活,因此也更为薄弱。在运动时,足踝部承受的力量是人体重量的3-4倍,所以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大多数扭伤发生在踝关节内翻位置。”孙耕表示,习惯性崴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扭伤时对韧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身体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自愈恢复如初还是很难的,会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另外,踝关节韧带当中的本体感受器可以感知速度和位置,扭伤后本体感觉损伤,将让患者在行走及运动时难以准确感知脚踝的位置状态,维持身体平衡。

如何避免崴脚,孙耕给出两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鞋。尽量不穿鞋跟高于6cm的高跟鞋,以及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提供足够的缓冲力,可用运动绷带在足踝部缠绕保护,加固踝关节稳定性。

2.运动量力而行。运动前要进行拉伸和热身,避免疲劳性损伤,尤其不要使踝部韧带过度疲劳。奔跑时最好脚掌落地,避免仅脚尖着地。

一旦出现崴脚,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就诊进行专业治疗。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