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们俗称的中元节、鬼节。江山人更习惯利落地叫这天七月半。对老江山来说七月半里最具有代表性和必不可缺的一样东西 非马饼莫属!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1)

马饼,顾名思义形似马匹,由加了麦芽糖和小苏打的发酵面团烤制而成。口感嘛,咬一口酥脆,仔细咀嚼能品尝出淡淡的甜味儿。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2)

祭祖上坟是七月半的重头戏,马饼是戏台上的大角儿。据说七月半这天去世的先祖、太公太婆会到凡间来,用红头绳串联马饼,放在祭台坟前是为了方便他们快马加鞭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3)

除了作为祭品,马饼也是只有七月半才能吃到的零嘴儿。它没有奶油那样绵密,没有巧克力一样香滑。它朴素平淡、口感粗燥但扎扎实实、不虚头晃脑。它就像忠实的守卫员,纵使世态万千、流水经年,它也忠诚不变。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4)

只要看到马饼我就能回忆起我的奶奶,小的时候她总会在这一天塞给我一匹用薄塑料袋层层包裹的马饼。“吃了马饼才跑的快,到了晚上小鬼就追不上你咯......”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5)

暑气渐散,云宾菜市场的建清糕饼店店门口的马饼已经被摆上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这个已经开了 13个年头的糕饼作坊,近几天每天从七点开始就忙得不可开交。主人是王建清和邓丽夫妇,妹妹闲暇时会过来搭把手,店里还雇了一个帮工。但即使是四个劳动力齐齐上阵,七月半里的马饼货需还是供不应求。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6)

“以前年纪大的人来买的比较多,现在年轻人也会来买了。这几天做都来不及做。”老板娘邓丽一边把马饼十个一摞装袋塑封,一边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买马饼啊!散称的?要几匹?”江山人用“匹”来作为马饼的量词,而不是片、块。摆在货架上的马饼虽粗看平常无奇,但用了“匹”来形容倒平添了几分活灵活现的意味儿。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7)

现在鲜少会有人在家自制马饼,但传统马饼的做法其实并不复杂。麦粉、麦芽糖、小苏打、起酥剂加水,揉捏成黏度适中的面团放盆子里醒发。再用机器拉抻成薄厚适中的面饼。用模具扣印出马的形状,点上两点洋红就可以放进烤箱烤制了。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8)

如今糕饼店对马饼有了新的改变,结合传统马饼的做法,改良配料增加了芝麻、葵花籽等,让原先口感平实的马饼变得更加香脆可口。原先拘泥于祭台上摆设的马饼在创新后,也开始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9)

听老板说扣印马饼的模具是找铁具店定做的。“除了江山,其他地方好像没有听说有吃马饼习俗的。”老板王建清手脚麻利,在面饼上扣印出一匹匹马的形状,然后小心翼翼地剥离,摆在烤盘上。“刚开店的时候还是用煤炉烤得,现在用蒸气烤箱。温度比较好控制,站顾客角度来说,也更加干净。”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10)

话音未落,糕饼店老板上小学的女儿到店里来了。“从小看爸爸妈妈做,你会不会做呀?”小姑娘腼腆地一笑轻声回答:“会做的,很简单的。”她懂事地端来食用洋红,在马饼的头尾处各点一个红点。形近神似,又一匹仿佛是来自旧时光的小马在她手下踏蹄而至。

马口什么时间吃食(一个江山人在七月半能吃下好几匹马)(11)

糕饼店来来往往买马饼的人络绎不绝。有脸庞上布满沟壑的老人家特意大老远跑过来采购的;也有途经无意看到的年轻人,思量半分后带上几个的。巴掌大的马饼克把不到,却寄托着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怀念。市场上精巧可口的点心万种,唯有它悉心保留着过去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