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诤谏父母,劝阻其错失的儿子,则父亲不会因败行而陷于不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孝经经典名句解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孝经经典名句解释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有能诤谏父母,劝阻其错失的儿子,则父亲不会因败行而陷于不义。
移风易俗,莫善于礼。(广要道)
转移风俗,净化社会,莫过于以乐来施教。要使国家上下和协,致国家于承平,莫过于执经守礼。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广扬名)
正因为君之能以孝事亲,所以才能移孝亲于忠君,因为能忠君,正是父母所高兴的行为,而孝之大者又莫过于养志。故顺乎父母对自己的愿望,而移孝作忠,正是大孝的表现。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
刑法典则近三千条,而分别以五刑来行惩罚。在三千条刑则,则以不孝的罪责为最大。
我国政治以儒术为治世之本,故有“圣人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说法。
人之行莫大于孝。(圣治)
人间一切善行,以孝道为最重要。
生则亲安之。儿女能平安幸福,正是父母安心的重要处。所以,如果能体会孝道,就必须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德行,不使父母为我担心、着急。
天地之性,人为贵(圣治)
在天地间,以人的性命为最珍贵。因为人是秉天性以生的,被称为万物之灵。唯有人类的生生不息,世界才有主宰。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孝治)
年老失妻曰鳏,丧夫曰寡。
治理国家,不可轻慢鳏寡,也就是说,要照顾颠沛无告的子民,这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亦孝道也。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不说无聊的话,也不作无意义的事。
以孝事君则忠。(士人)
以孝敬父母的心情,来侍奉君主,这就是忠。忠也,是以爱和敬为根本,因此,忠孝一致而不分。故圣王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正是这个道理。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诸侯)
地位高的人,若能不骄傲,不怠慢,那么虽然居上位也不会有危险。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开宗明义)
成年后,从能够维持独立的生活开始,应笃行正道,使能垂名于后世,以显扬父母之名,这是孝行的完美境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天子)
爱父母的人,不敢厌恶他人,因为厌恶他人所引起的灾祸,也许会波及父母。敬爱父母的人,自然也不会怠慢他人。所以,爱和憎适当运用于人际关系间,也是孝道的根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宗明义)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赐给我们的,所以,要好好爱护,不可有丝毫损害,这是孝行的第一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
孝行是发自人类自然的感情,所以,是道德的根本,同时也是教化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