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22届海宁观潮节落下帷幕这一年的海宁大潮,受到台风“杜鹃”的助力,潮势较往年更为雄伟因此,虽然这段时间天气不佳,但仍有不少“潮粉”冒着风雨前往钱塘江看潮据统计,今年观潮节期间,选择高速公路前往景区的最高单日车流量突破2万辆次,刷新历史纪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冷酷潮文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冷酷潮文案(潮水凶猛)

冷酷潮文案

昨天,第22届海宁观潮节落下帷幕。这一年的海宁大潮,受到台风“杜鹃”的助力,潮势较往年更为雄伟。因此,虽然这段时间天气不佳,但仍有不少“潮粉”冒着风雨前往钱塘江看潮。据统计,今年观潮节期间,选择高速公路前往景区的最高单日车流量突破2万辆次,刷新历史纪录。

在观潮节这十天中,高速交警遭遇了不少不靠谱的事,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事。

一车小伙伴上高速

全是实习期内的新手

9月29日,正是台风“杜鹃”发威的日子。中午时分,民警从监控中发现,杭浦高速上有一辆浙D牌照的小轿车正在快速车道内开开停停,看着简直像驾校里的初学者,在这大风大雨的高速路上,架势吓人。

接到紧急指令的孙警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引导该辆小车靠边停下。孙警官上前询问车辆是否有故障时,年轻的驾驶员姜某瞬间羞红了脸,表示自己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借了车带朋友们来看潮,可车是手动挡,实在有点“hold不住”。

孙警官查看了证件后明确表示,除非车上有相应驾驶资格3年以上驾龄的驾驶员,否则尚在实习期内的姜某是没有驾驶机动车上高速的资格,而且鉴于姜某的驾驶表现,建议他还是赶紧“让位”比较好。可车内五个小伙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人人都有驾照,可人人都在实习期内,甚至有两个人还是和姜某在驾校里认识的新朋友。

最后,孙警官帮他们将车子开进了盐官收费站,然后帮助他们征询进景区的其他游客车辆,在获得好心人允许后,分批搭载进景区去看潮。

好兄弟相聚看潮

摩托车高速走起

同样不靠谱的还有四个来自塘栖的老朋友。他们一行四人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未见,今年国庆节回老家难得一聚。午饭聚餐后,他们临时起意来海宁看一看大潮,而可供成行的交通工具则是现有的两辆轻便摩托车。也许是因为老友相聚豪气大发,他们四人分骑两辆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行至临平时,嫌地方道路不好走的老王,竟然带头闯进了高速公路,直奔海宁而来。不到十分钟,杭浦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就发现了他们,并通报交警处置。没过多久,他们四个人就被立即出动的高速交警张警官“请”下高速,并进行了严肃批评。批评归批评,张警官最后还是手绘了一张简易地图,标明了前往最近观潮点的地方道路、路标及观潮时间。

老王一行更觉惭愧,再三道谢后离去。

一个特殊的电话

一个美好的愿望

除了不靠谱的事,这个观潮节还有美好的故事。

9月30日恰逢农历八月十八,是海宁潮每年中最为壮观的一天。这天,民警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端是远在台湾的一对老夫妇。

原来,这对原籍海宁的沈姓老夫妇早在数十年前移居海外,后迁居台湾度晚年。近年来,他俩虽然回过老家两次,但家乡著名的海宁潮却未曾看过。今年,这对自2012年后就鲜少出门的老夫妻准备回老家看潮,并早早订好机票,却因台风“杜鹃”不作美,最终未能成行。

9月30日中午,沈太太一边宽慰丈夫,一边在网上翻看海宁潮的新闻,结果意外看到了嘉兴交警数天前发布的观潮节出行攻略。亏得沈太太是个潮老太,通过加微信公众号、搜索杭浦高速交警队等方式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试着打来问一问海宁潮的实况,并希望民警能用家乡话和她先生聊两句,转述一下海宁潮的盛况,好让沈先生过把瘾。

民警了解到这对夫妻的心意,就加了沈太太的微信号,将所有搜集到的海宁潮网络直播频道的地址都发了过去,还另附多条网友拍摄的海宁潮的汹涌画面,让远在海峡对岸的老夫妇终于得偿所愿。

一年一度的海宁观潮节就此落幕,但高速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在这个国庆假期依然压力不减。在此,高速交警也呼吁车主们,一定要文明出行,谨慎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