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1)

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官方账号。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2)

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管,传媒研究头部新媒体平台,探讨主流媒体采编、经营、融合和版权话题。11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新媒体时代,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眼球”争夺战更加激烈。在某种程度上,标题决定了文本打开率,成为文本最重要的“流量入口”。

新媒体新闻标题如何才能守正出新、爆款出圈?尤须着重把握好六个着力点:

突出选题重点,提炼核心要点,建构社交支点,彰显文本亮点,激发情感爆点,链接价值高点。

一、突出选题重点

新形势下,更好发挥新媒体新闻在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思想引领、服务受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以“质量思维”为主导,突出选题重点,提升内容品质,以强大正能量赢得爆款大流量。

挖掘用户关注,强化选题重点。须遵循“用户思维”规律,在对用户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锁定目标人群,细分内容领域,进而挖掘用户关注的热点焦点、兴趣爱好,有效增强用户黏性,拓展用户成长路径,赢得用户信任信赖。

善用新闻热点选题。新闻热点具有传播速度快、爆发效果强、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新闻热点的要素特点、传播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好新闻热点选题,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新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如2019年9月27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策划推出的微电影《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表现形式富有创意和冲击力,细节真实、情感质朴,一经推出就在全网形成刷屏之效,打动了亿万网友,众多媒体和公众号争相模仿。截至2019年10月9日,这一微电影海内外总播放量达7.28亿次,推送量17.58亿次,收获点赞4036万。

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3)

聚焦社会需求选题。俗语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做好新媒体新闻选题,要更加重视社会需求,变“我想说的”为“你想听的”,让“有意义的”变得“更有价值”。

2021年春运火车票即将开售,制定好回家计划的你,该在哪天准备“抢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春运,又有哪些特别注意事项?如何使用计次票、定期票?

2020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明天开抢!2021春运购票攻略来了》一文,仅从标题中的“明天开抢”“春运”“购票攻略”三个词,就可以看出该文颇具交通出行意义和实际生活价值。文章一经推出,就产生了火爆的刷屏之效,有用户留言:“早早的购票攻略,是给春节回家过年的人们最暖心最周到的礼物。谢谢小编。”

二、提炼核心要点

在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标题的提炼、呈现,实质上是对文本核心内容和思想观点的深入理解和精辟概括。一个好的新媒体新闻标题,有必要把新闻六要素中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最重要、最关键、最醒目、最吸引人的部分,概括凝练到标题中。

比如,曾引爆网络并产生现象级传播的“刚刚体”,也给我们制作新媒体新闻标题以启示。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仅仅九个字的标题,就包含了时间、人物、事件等三个关键核心要素,足见其新闻核心要素提炼概括之力、之效。

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4)

三、建构社交支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环境中,对新媒体产品内容的分享展示则是在群体中塑造个体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

2021年7月7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我是警察,不怕你记”》,讲述了湖北黄冈一警校生公交车上徒手控制小偷的视频,面对犯罪嫌疑人威胁,警校生霸气回应“我是警察,不怕你记!”标题彰显了共和国预备警官勇于担当、不惧强暴、保护群众的责任使命和青春信仰。

四、彰显文本亮点

提炼金句。金句高度凝练概括、彰显智慧底色光芒,通俗易懂、易于理解,鲜明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指向和政治意涵。

比如2021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谈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勤勤勉勉,才是走向胜利不二法门的《一勤天下无难事》、2020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谈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的《惟俭者兴 惟勤者进》、2020年5月13日解放军报客户端谈道德自觉和自我修炼完善的《最是难得平常心》等。

一些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流行语和口语俗语,乃至作者本人概括的话,也可以发挥出金句标题的作用。

又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21年7月28日谈齐心协力为卫辉抗洪支援食物的《“全村支锅,炕油馍”》,2019年7月16日《求是》、求是网以《别让“现场”成“秀场”》为题,聚焦基层调查研究,以凝练的风格勾勒出富有画面感的现实场景,展现出生动鲜活的语言魅力。

巧用句式。句式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元素,在标题制作、表情达意等方面具有独到作用。

祈使句可以在语意语气上表达出强烈的指导、指示、命令的意蕴。比如,2021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谈质检报告须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的《让“质检报告”经得起质检》。

谈话式标题则可消除距离感,增进代入感,强化共鸣感,如2021年8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谈不同岗位、不同赛场,都在奋斗拼搏的《不同的赛场,我们都在拼》,以及2021年7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谈人生成长的《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超越自己》等。

疑问句、反问句可以起到增强语气、设置悬念、吸引用户的积极作用,如2021年6月5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致敬被汗水浸湿衣服的核酸采样医生的《“你是刚从河里被捞起来的吗?”》等。

作为一种“信息前置”形式,短句 长句组合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规律,表意更为丰富,层次更为鲜明,信息更为完整,如2021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谈整治不良粉丝文化的《治理饭圈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等。

巧用修辞。在制作标题中巧用修辞手法,既可以赋予标题以文学内涵、审美价值,也可以增强感染力度、传播效果。在标题制作中广泛使用的有比喻、对偶、拟人、借代、谐音、对比等。如2021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讲安全生产的《把生产“安全阀”拧得更紧更牢》,2020年8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讲脱贫故事的《干活勤得像蜜蜂 日子甜得像蜂蜜》。

巧用数字。新媒体时代,用数字制作新媒体产品标题,醒目客观、易于理解,简洁鲜明、重点突出,富有说服力。如2021年8月23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谈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新增,0!》等。

巧用题眼。题眼是体现主旨、揭示要义、统领全文的要素和精髓。抓住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和要害。比如,2021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让“就地过节”更有温度》,把“就地过节”作为题眼,有效增强用户的阅读兴趣。

巧用悬念。人都具备一定的好奇心。在新媒体标题生产中,有必要巧用悬念,即精心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引起用户热切关注、急切探究的好奇心理。如2021年4月8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讲保安张俊成通过自学逆袭为北大学生的《“北大保安第一人”,27年后怎样了?》。

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5)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变”,是在坚守新闻规律“不变”的本质下,外部表现形式不断求新与求变。文无定法,贵在守正创新。长标题、短标题、极短标题、单纯的数字或符号、哲理化、诗意化、口语化等,都是探索与尝试的方向,都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五、激发情感爆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媒体时代,“眼球”争夺战更加激烈,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标题不仅决定文本打开率,也成为文本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可以说,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共鸣力,直接关系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点击量、阅读量、转发量等流量要素,关乎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个新媒体产品能否形成瞬间刺激和秒级响应,让人有点击浏览或转发分享的欲望,关键在于标题必须要有“颜值”和“硬核”,那就是能够承载价值理念,给予精神力量,瞬间激发情感爆点,汇集情绪焦点,唤起情感共鸣,形成心灵共振。

比如2020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钟南山,广州到武汉,无座补票》为题,讲述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无座、补票的情况下,从广州乘车前往武汉逆行战“疫”的故事。这两篇文章标题,瞬间激发了用户的情感爆点,唤起了用户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成为以正能量赢得大流量的爆款之作。

新媒体标题和传统媒体标题(新媒体标题怎么取)(6)

又比如,2022年1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他露出党员徽章的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以文、图、视频的组合形式,讲述了一名网友和朋友去新疆旅游,行至阿克陶县木吉乡时,汽车不幸陷入泥地,他们正束手无策,两名当地牧民骑摩托车赶到,帮他们成功推出车。当他们要给钱时,牧民却说不要钱,并骄傲展示出自己胸前的党员徽章,这让几名年轻人十分感动。文章推出不久,即成“出圈”爆款,多个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转载。

六、链接价值高点

美国学者施拉姆的“信息被选概率公式”表明,一则信息能否被人们选择,与可感知的价值报偿呈正相关。新媒体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必须遵循传播规律,在标题中旗帜鲜明地链接价值高点,进而更好地吸引用户、链接用户、服务用户、凝聚用户、赋能用户。

对于新媒体新闻产品而言,增强社交属性,拓展价值链接,精准描绘用户画像,精确掌握用户需求,在解决问题、获得利益、汲取精神力量、助力工作学习生活的进程中,赋予用户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美好价值的精气神和温暖愉悦的获得感。

比如2021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我已做好回归战位重新战斗的准备!”》为题,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融合报道形式,讲述了2020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英勇战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而仅从题目看就彰显了忠于祖国、热爱边防、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的精神,顿时让人肃然起敬,泪目“破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