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铺天盖地地指责南京大学的梁莹学术不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梁莹学术不端案例分析 于是罪该万死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梁莹学术不端案例分析 于是罪该万死吗

梁莹学术不端案例分析 于是罪该万死吗

看到网上铺天盖地地指责南京大学的梁莹学术不端……

实在忍不住说两句:

其实一稿多投在过去非常普遍。这是因为论文发表往往有时效性,审稿周期不仅长而且不正规,而且通常不尊重年轻作者。我自己就遭遇过,一份稿子审了六个月,问的时候总说没问题,最后突然告诉你,他们又约了一个名家,不用了。

作为一个非名门的一般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你有多少机会发文章?圈里人心里没点数?一稿多投是被逼的。

至于学术不端,十年以前,中国就没有什么学术规范。汪晖都算得上学术不端,尤其对于管理、法学、经济学、心理学来说,非常普遍。这和中国制造业初期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山寨盛行没什么不同。老一辈的大学者多少都是靠着翻译加剪刀。大家心里没点数。我硕士读民法大家的论文,上面有我国民法规定…觉得没有,后来才发现,这是台湾人的论文,直接扒下来的。这种事情简直是不胜累举。梁做的东西偏实证研究,这种问题应该算是少的

梁莹功利心重,人情味淡,很不对我胃口。评上青年长江之后,有些盛气凌人。得罪了太多人。时常有看不起过去朋友的言语,我对此非常不满,也曾和她激烈争吵过。

但墙倒众人推又何必?

她比大多数中国学者都优秀。而且足够的努力。一群啥也没干、啥也懒得干的人打着学术道德的大旗,对她吐吐沫,多少是出于正义?多少是出于嫉妒?尤其是南京大学,要论文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般维护。事情爆出来,又下死手,六亲不认,只想着落井下石推卸责任,这种作风又高到哪里去?

她不是没有错,她的学术生命已经被终结了,何必要把人往死里逼呢?

知识分子有时候真的是残忍又卑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