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电影译名很有意思,是根据电影中的关键物品——一张存储所有间谍信息的光碟做出的,她的英文名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翻译成“谍中谍”更符合电影的故事核心,但弊端也凸显出来,影片的巨大伏笔没了。
电影开始是谍战电影中常见的审讯桥段,当伊森亨特撕开人形面具,审讯场景迅速切换,强大的戏剧冲突迅速捕获了观众的吸引力。BGM配乐、带着剧透的画面、阅后即焚的任务,经典的三板斧套路成为接下来几部电影系列的固定模式。
影片的第一个任务是拿到内奸“葛里森”窃取的“NOC”名单的证据,IMF小组会议后,片中展示了IMF的科技设备,包括有拍摄眼镜、智能手表、口香糖炸弹、标记香水,还加上之前使用的人形面具。电影系列随着每一部的拍摄,科技设备也进行升级换代,但基本的功用性能一直保持的。可见96年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这些黑科技产品非常具有前瞻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苹果公司花费150万美金赞助费植入的powerbook电脑在影片上映前被召回了,18年后,苹果公司发布了智能手表这一全新产品,且功能比电影中的手表更丰富。
powerbook电脑
随着伊森和汉娜顺利完成任务走出使馆,电影中使馆内灯火辉煌的场景转为街上阴冷灰暗的情景,黑暗的夜晚,寒气逼人的湖面,阴森狭长的街巷,伊森亨特惊恐的眼神,再加上毛骨悚然的背景音乐,这种希区柯克式的惊悚氛围,让人感觉沉重不安,预示接下来有坏事发生。果不其然,除了克莱尔消失,伊森的队友相继殒命,只有伊森一人生还,这位孤胆英雄开始了绝命狂奔。
阴森诡异的街道
慌不择路的伊森与中情局的奇佐治见面,在咖啡店里,伊森才得知自己落入圈套,陷入绝境的伊森急中生智,用口香糖炸弹爆破水族箱逃生。影片中咖啡店的场景布局当然是编导有意安排的,为了完成水族箱爆破的震撼效果,剧组整整用掉了16吨水,这出玩命表演是阿汤哥在系列电影的小试牛刀。
回到酒店冷静下来的伊森回想CIA上司奇佐治透露的信息,以内鬼约伯的身份成功联系到了地下军火交易商马克斯,这时消失的克莱尔也回到了酒店。有意思的是,《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的白寡妇是马克斯的女儿,也是从事地下军火交易的勾当。
独闯龙潭的伊森获得了马克斯的信任,商定以真正的NOC名单为筹码,换取内鬼约伯和1000万美金。在克莱尔的帮助下,伊森招募到了约瑟和弗雷格,潜入CIA总部盗取NOC名单。盗取名单的片段是影片最为精华的一处,“偷盗”元素成了该电影系列的一个标签,开创了谍战电影的新模式,让谍战电影的玩法更加丰富,使本就惊悚悬疑的谍战片变得有趣味性。成员的团结协作,宣告了碟中谍系列有别于007系列、谍影重重系列,不再简单地依靠英雄的单打独斗来博取观众眼球,而是通过团队合作的高智商玩法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IMF小组其他成员的精彩表现也获得了观众的满堂彩,约瑟这位最不像黑客的黑客,从第一部黑到第六部,完成了潜入安防系统的大满贯。
影片中NOC名单所在的密室,编导给密室设定了声感系统、温感系统、压感系统、激光防护系统四层"代表现今最高科技水平"的防护系统,正好契合了影片的英文片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伊森突破层层安防系统,名单即将得手时,编导设计了小失误,吊足了观众胃口。伊森从高处急速下坠,悬在离地面不足10公分的空中,这一幕是不少影迷心中最经典的场景。
当然,NOC名单最后还是顺利到手了。在伦敦的小房间内,伊森表演了一段以假换真的魔术,认真风趣的表演,在弗雷格身后,我们依稀可见克莱尔扮演者艾曼纽·贝阿笑场的身影。当伊森若无其事地捡起NOC名单时,这出其不意的反转瞬间就调动了影迷的情绪了。
伊森的上司吉姆的突然出现,伊森推断吉姆就是内鬼约伯。吉姆的动机匪夷所思,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可以说的通的。长达45年的冷战结束了,幸存下来的吉姆却被政府打入冷宫,为了报复政府的不公平对待,与军火商交易NOC名单,在当今以金钱和权力作为主流的社会,巨额钞票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掌握主动权的伊森设局让马克斯和吉姆踏上伦敦的高铁,一场真相与谎言、生与死的较量在高铁上上演。影片的最后马克斯被捕、吉姆被炸身亡,伊森洗清冤屈。直升飞机机浆擦划而过伊森的脖颈的瞬间也成了这部电影的经典。
众观整部影片,伊森不费一枪一弹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电影整个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奉献了多处经典桥段,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这位悬疑大师为之后的电影系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碟中谍1给我们展示了一位高智商、意志坚定、超高行动力的特工,但这是远远不够了,看碟中谍2,吴宇森导演如何将伊森亨特进一步打造成世界级的特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