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经历了萌芽、开辟、巩固、兴盛、衰落等时期。

最晚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已存在丝绸贸易。中国的丝绸通过商人输入南亚和地中海世界。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更是扩展了东西交通路线。托勒密(约90—168)曾在《地理志》中记载自幼发拉底河流域至中国的路线。

丝绸之路是连通哪个区域的商路(这条绵延七千公里的商路)(1)

汉武帝即位后,有意联合西边的大月氏抗击匈奴,于是派张骞西使。张骞历经艰险,到达大月氏,首次以官方使节的身份踏入西域腹地“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之后,他再次西行,“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扜罙及诸旁国”。 有一位使者甚至到达了犁轩(今天埃及亚历山大港),陆上丝绸之路由此正式开通。正是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流向中亚和欧洲,希腊、罗马人因此称中国为赛里斯(丝绸之意)国,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公元73年,东汉人班超再次打通了丝路,罗马人沿着丝路来到洛阳,这是有记载的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

魏晋时期,丝路虽然不如以往繁荣,但商旅、僧人仍未断绝。南北朝时期,陇西地区相继出现了五凉(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以及前秦、后秦、西秦、高昌等政权。它们互相征战、丝路的主干道一度陷于瘫痪。这一局面推动了河南道(即吐谷浑道,又称青海道)的繁盛。到了隋代,丝绸之路形成了涵盖草原、绿洲路线。

唐代是丝路空前繁荣的时期。

丝绸之路是连通哪个区域的商路(这条绵延七千公里的商路)(2)

贞观四年,唐太宗打败颉利可汗,灭掉了东突厥。九年后,平定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又在伊、西、庭三州推行了与内地相同的乡里制度。

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之后,唐高宗又在西域各地设立羁縻府州,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更加紧密。得益于开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气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大唐的国力也到达巅峰。

但这不意味着唐朝没有挑战者。随着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和西亚的大食人崛起,这两股势力先后加入了对西域的争夺。唐朝以安西都护管辖天山以南,以北庭都护控制天山以北,一度保证了丝路的畅通,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无力经营西域,丝绸之路不复当年繁盛。加上经济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这条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淹没在黄沙和历史的尘埃中。

丝绸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是:

①北线从长安起,沿渭河至陇县,然后越六盘山,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这是最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起,沿渭河过陇关、天水、今临洮,同样由永靖渡黄河,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这一条商路补给条件较好。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翻乌鞘岭至姑臧。这条线条件不如南线,胜在路线较短。

三线在张掖会合后,经酒泉、瓜州至敦煌,西出玉门、阳关。这就进入了丝路的中段:

西出玉门关、阳关后,有南北两条道:鄯善至莎车为南道,西逾葱岭就是大月氏、安息。北道从今吐鲁番起,到疏勒(今喀什)一带,西逾葱岭就是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

丝绸之路是连通哪个区域的商路(这条绵延七千公里的商路)(3)

出土于阿尔泰巴泽雷克的锦缎

由于南北两道途经沙漠,自然条件恶劣,道路格外艰难。因此东汉时期,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称新北道。新北道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弓月城(霍城)、砕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

翻越葱岭后,丝路就进入了西段。这一段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地区,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条道路:

①南道翻越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为两路,一路西行至赫拉特,至巴格达、大马士革后,到达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再海路转至欧洲;另一路从白沙瓦南下到达印度。

②中道从兰氏城向西北行,地点波斯德黑兰一带。

③北道经过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还有商路会从怛罗斯出发,沿锡尔河行进,绕过咸海、里海,至亚速海东岸,经水路到达刻赤半岛,然后来到君士坦丁堡。

除了经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的三条商路,广义的丝绸之路还包括草原森林丝路。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到蒙古高原,一路向东,一路向北到达西伯利亚平原南部,直抵中亚。抵达中亚后,或者向西南行抵达波斯,或者翻越拉尔山抵达黑海之滨。

丝绸之路不但带动欧亚大陆的贸易,还为物种、文化、技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通过这条路,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传入中原。中原主要的丝铁器、金器、瓷器传入中亚、欧洲。

西域地区沙漠广布,天山与昆仑山的雪水最重要的水源。但这些溶化后的雪水往往在短时间就被蒸发,想获得稳定的水源非常不容易。但坎儿井技术的传入改变了这一局面。

《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时,当地人得到了汉人的穿井法,从而抵抗了很长时间。而随着汉朝在西域屯垦,井渠技术逐步流传到西域更多地区。

考古学家在楼兰遗迹中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唐朝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摩擦不断。在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一批中国战俘带回撒马尔罕,其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工匠。此后,造纸术西传到了欧洲。

丝绸之路是连通哪个区域的商路(这条绵延七千公里的商路)(4)

几乎西传技术还有印刷术。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这充分说明印刷术在唐代已传播至中亚。马可波罗来华前后,欧洲旅行者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到了15世纪,德国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

佛教诞生于南亚地区,公元前2世纪左右,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 传遍西域,接着传入中土,对中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佛教外,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和景教也相继东传。

拜火教(又名祆教)曾是波斯的国教,也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南北朝时代,北方统治者对此颇为支持,朝时也许多地方有祆祠以备“胡商祈福”, 寺庙中设立萨薄一职,以方便国家管理。宋朝以后,该教消失,其风俗部分被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保留。

景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分支,唐初传入中国。李世民批准教徒在长安居住并兴建庙寺,初称“波斯寺”,后更名“罗马寺”、“大秦寺”;高宗年间,教主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协助郭子仪平乱,被皇帝赐以紫衣袈裟。在会昌法难后,景教式微,到天主教进入中国时彻底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