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天云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01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多年以前,时兴同学聚会,战友聚会,网友聚会,乡亲聚会等等的聚会活动。在聚会的时候都纷纷建立微信群,或者相互加为微信好友,很是热闹。

这样的现象,在这几年来就渐渐冷下去,这些微信群或微信好友,也渐渐没有人出来聊天了,变得很寂静。

就是那些加为微信好友的人们,几乎也很少聊天,甚至是好几年都没有联系了。

然而,在寂静的好几年时间里,一些微信群或者是微信好友又常常突然冒出一个人来。而且冒出这样的人,都是有个人目的。那么,这些目的是什么?当然,这其中有一些目的,人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朋友圈总有一个叫不醒的人(寂静已久的微信)(1)

02

第一种目的是发布丧事消息。

比如张三的父亲或母亲去世了,与张三关系密切的同学或战友李四,主动在战友群、同学群或朋友微信群里向大家宣布这个消息。

在微信群里面宣布这个消息之后,可以说,虽然微信群里面的成员平常没有在里面聊天,但发了这样的信息后,至少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看到了。

看到这个消息后的人们就觉得左右为难:既然是战友的父亲或母亲,或者是同学的父亲或母亲去世了。如果自己不亲自去奔丧,那么至少也得上个200元钱的奠仪礼金是应该的。

要不然今后跟这些同学见面就不好意思。

现在很方便,人不去,那就在微信里面发个红微信红包过去吧,表示自己的关心和哀悼。这样,李四做了大好事,脸上有光,张三则获得了好处,唯有那些长期不跟张三有联系的人被掏了腰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朋友圈总有一个叫不醒的人(寂静已久的微信)(2)

03

第二种目的就是办喜酒:或者二婚娶老婆,或者儿女结婚,或者乔迁新居。

当一些同学、朋友或者战友要办喜酒的时候。他们多么渴望有同学,有朋友,有战友们来参加。毕竟办喜酒是好事,也是一件要脸面的事情。来参加的同学越多,朋友越多,战友越多,就越有脸面。

因此,当一些同学或者朋友或者战友们二婚娶老婆,或者儿女结婚,或者乔迁新居的时候,想办喜酒。这个时候便想到微信群。就在群里面向大家报告这个喜事,进而又向大家提出邀请。

微信的群友们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又有多少人拉得下这个面子不去参加酒宴。如果实在去不了,至少得发个200元红包。

这几年来,我的好几个微信群都很寂静,常常寂静得如同夜半的时光,跟许许多多群友们压根就没有沟通交流。

但是算起来,我就吃了通过微信群邀请的白喜酒5趟,红喜酒10趟,共花掉3000元礼金,驾车的油费过桥费800元。个人算来不多,那么,一个群里面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且这样的付出,大部分是有往无来,丢进水里面之后就不起水泡了,白出了!

朋友圈总有一个叫不醒的人(寂静已久的微信)(3)

04

第三种目的就是为了借钱,这个目的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有一天,一位八年前同学聚会时加为微信好友的同学,他突然给我发来视频聊天。已经八年没联系过,令我感到很奇怪。

当我们聊了会儿后,这位同学话锋一转,说他现在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希望我这位老同学借给他五万元钱,半个月归还。

当时我心里想:我跟你虽是高中同学,但如今八年没有联系过,你突然开口问我借5万元钱,我怎么可能给你呢?于是我就委婉拒绝了他的要求。

在之后十来天,我就听说了有好几位同学居然借钱给这位同学,有的借了5万,有了借了3万,有了借了8千。

不多久,这些同学才知道上当受骗,因为这个同学并非做什么生意需要资金周转,而是由于他网上赌球欠了很多赌债。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房子卖掉了,夫妻离婚了,儿女他也撒手不管了,变成什么都没有,要命有一条的人。

显然,这些同学将钱借给他,就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朋友圈总有一个叫不醒的人(寂静已久的微信)(4)

05

掉以轻心出自唐朝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意思是写文章,从来很认真,不敢漫不经心地对待创作的文章。

后来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常常用掉以轻心这个词来表述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不当回事的思想。

将这个掉以轻心的放到生活中来,就很有现实的意义。当时那位八年没有跟我联系的同学,突然跟我微信视频聊天,要借我5万元钱。我没有掉以轻心,立即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避免上当受骗。

其他那几位同学面对这件事情,则掉以轻心,结果上当受骗,导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被骗掉了,令人心痛。

之所以说,那些寂静了很久的微信群成员或微信好友突然冒出来,都是带有个人的目的。如果是请去吃喜酒,倒也没关系,大不了花个200元红包。

如果这些人提出借钱,那就应该加以注意防范,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上当受骗的只能是自己,后悔就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