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方岳《次韵杨梅》

每个季节的水果,

都有那么一两位“流量”担当。

对于小农来说,

夏季最令人惊艳的水果,当属杨梅了。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1)

借用苏轼的一句话,

那就是:

“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杨梅的酸与甜完美交织,既不单纯甜腻,也不过分酸涩,还未入口,便已口舌生津。就连“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也被这甜中带的一抹微酸所折服。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2)

筠笼带雨摘初残,

粟粟生寒鹤项殷。

杨梅是木兰纲、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

杨梅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古老的水果之一,品种繁多,市面上常见的有早梅、大叶、乌梅、荸荠和东魁等。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封藏在陶罐中的杨梅,形态和今天的杨梅非常相近。

根据史料,浙江很可能是最早栽培杨梅的地方。到宋代,浙江已有众多杨梅产地、特有品种。南宋大诗人陆游,就多次写诗夸自己家乡绍兴的杨梅,说它是“吾乡独有异乡无”的宝贝。

因为产自南方、保存不易,直到唐代,杨梅在中原都身价不菲,有着“初疑一颗值千金”的美誉。

闽乡玉女含冰雪,吴郡星郎驾火云。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3)

荔枝和杨梅,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在历史上,人们喜欢将荔枝和杨梅放在一起做对比,文人对它们的评价颇有意思,小农跟大家分享几条:

挚爱杨梅派:

※ “客有言闽广荔枝,无物可对者,或对以西凉葡萄。予以为未若吴越杨梅也。”——田汝成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4)

※ “怪底吴人不出乡,杨梅五月荐新尝。”——钱福

怪不得苏州人不出乡了,他们都赶着去品尝杨梅了,杨梅的美味真正是天下少有呀,换成是我,也不肯离开了。

香甜荔枝派: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5)

“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绝美。杨梅、卢橘,自可投诸藩溷。”——萧惠开

*注:藩溷(fān hùn),意为篱笆和厕所。

在南方所有的水果中,最珍贵的水果就要数荔枝了,它的味道好极了。相比之下,什么杨梅啦,什么芦柑啦,什么橘子啦,统统都应当“丢到厕所里去”。

不参与意见的中立派:

“文衡山素性不喜杨梅,客食杨梅时,乃以虎丘茶陪之。”——陈鉴

文征明因先世是衡山人,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在采食杨梅的季节,他虽然不喜欢吃杨梅,但家里却准备着杨梅。每当客人来时,他就用杨梅招待,他自己却在一旁悠闲地喝着苏州虎丘山产的茶叶泡的茶水,与客人进行聊天。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6)

你吃杨梅,我品茶,互不影响,这大概是文人待客的最高境界了吧。

吴郡星郎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7)

说起杨梅的美味,就不能不提到有一个成语叫吴郡星郎,这是对原产于吴地杨梅的一种特有的美称。

吴郡星郎这个故事记载于张端义的《贵耳集》中。

在南宋年间的某一天晚上,一名来自于福建的进士和一名祖籍是吴地的进士在一处驿馆里相遇了。

在异乡相遇,一定少不了谈论家乡的话题,来自福建的进士说他们家乡最好吃的水果是荔枝,“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

吴地人则说他的家乡里,最好吃的是杨梅,借用李白的《梁园吟》中的一句话说就是:“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8)

一个是“玉盘尝荔枝”,一个是“玉盘设杨梅”,两人先是相互一视会心而笑,接着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好一个‘玉盘’啊”。

趁着酒兴,他们在屋中的墙壁上,以《玉盘》为题,合作了一首诗。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福建人描写荔枝的诗句:“闽乡玉女含冰雪”和吴地人写的杨梅:“吴郡星郎驾火云”。

两句诗句,在悠悠岁月的长河里,承载了人们对家乡味的思念。

杨梅,你更喜欢怎么吃?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9)

杨梅多产,但是不易储藏。为了留住这经典的滋味,人们把杨梅做成蜜饯,泡成酒,是想让这种刹那般的味道再留得久一点吧。

杨梅酒

在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杨梅酒。

挑选出成熟、饱满的杨梅果实,简单地用盐水清洗后,用融入冰糖的白酒浸泡。清香型的白酒,能够温和地接纳杨梅的果香。

冻杨梅

将杨梅洗净,装入保鲜盒,放入冰箱冷冻,随吃随取。

吃之前,可在上面撒层砂糖。口感滋润清凉,凉沁肺腑,从舌尖渗透到神经,实在是消暑之妙品。

无论是空调、风扇还是冰棒,其清凉之功,都不及这一颗最寻常的冰杨梅。

杨梅酱

杨梅去杂洗净,取肉去核,加入白砂糖腌渍,冷藏一晚。

第二天取出,直接倒入锅内小火熬煮20分钟左右,并加入少量柠檬汁,继续熬煮至浓稠后装入消毒好的容器,放凉,冷藏,随取随吃。

杨梅里面真的有虫子吗?

春季杨梅补水(季节限定炎炎夏日)(10)

杨梅易生虫,这对杨梅的种植地区和常吃杨梅的人来说,算不上新闻。

杨梅容易生虫和它的果实特点有关。杨梅跟桃、李、杏是同一种果实类型:核果。但是,典型的核果从外到里有三层:皮是薄韧的外果皮,肉是肥厚多汁的中果皮,核是木质、坚硬的内果皮(包裹种子)。杨梅比较特殊,它“省略”了中果皮,让外果皮高度肉质化,形成多汁的柱状组织。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杨梅肉就是果实的最外层。没有常见的果皮或许让杨梅看起来很独特,但是准确的说果实没有果皮在外提供保护作用,这是杨梅最大的缺点之一。

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防虫网、防虫板的使用,杨梅有虫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其实,遇到了有虫的杨梅也不用过度惊慌,果蝇幼虫去对人体无害。如果实在别扭,吃之前可以拿淡盐水泡一泡,这招对于除虫十分有效。

◆ ◆ ◆ ◆ ◆

关注小农,和小农边吃边追溯果蔬的人文历史,探寻植物文化,从自然界中寻求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