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恐怕连科学家也无法回答出确切的数字。

我们与其他动物一样,是地球村的居民。下面是10种奇特的动物,你可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它们的名字,但它们确实存在,而且不应该被遗忘。

RANK1:皇绢毛猴

皇绢毛猴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得名,是因为胡子酷似德国君主威廉二世。虽然名字来源于一个笑话,不过还是变成了官方名称。

这种绢毛猴在西南亚马逊盆地、东秘鲁、玻利维亚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里及亚马孙州都有发现。他们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密林深处。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

皇绢毛猴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

皇绢毛猴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3)

皇绢毛猴3

RANK2:白面粗尾猿

白面粗尾猿主要分为圭亚那粗尾猿和金面粗尾猿,这种长相怪异的动物生活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白面粗尾猿主要以水果、坚果和昆虫为食。它们采食几乎所有的水果、坚果、种子和昆虫,拥有无可匹敌的消化能力,能对付各种各样的毒汁毒液。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4)

白面粗尾猿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5)

白面粗尾猿2

RANK3:

貘科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曾遍及欧洲和亚洲,中新世开始迁入美洲。中国南方更新统地层中发现过貘属的化石,现存仅貘属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中南半岛以及美洲。

马来貘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

美洲的3种貘均体色比较单一,体型多小于马来貘。中美貘分布于墨西哥到哥伦比亚之间,体型较大,是拉丁美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南美貘分布于南美洲广大地区,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现存貘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山貘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北部,体型小,毛长而略卷曲,比较适应山区的寒冷环境。亚洲和美洲的貘虽然成貘体色有较大区别,幼貘却比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躯体粗壮笨重,体长近2米,体重200千克以上;皮肤厚韧,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缩;耳中等大小,卵圆形;尾极短;有1对乳头。

性胆怯,嗅觉和听觉发达。不伤人,无自卫能力,遇敌即逃逸或跑到水中;极善游泳和潜水。平时独居,喜栖于热带山地丛林,沼泽地带。夜间行动时发出特殊的尖哨声或喷鼻声。以水生植物,各种嫩枝、嫩叶和果实为食。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与禁运动物名单。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6)

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7)

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8)

3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9)

RANK4:马来熊

 马来熊是熊科动物中身形最小的成员。它们身高约120-150cm,公熊的个头只比母熊大10-20%。马来熊全身黑色,体胖颈短,头部短圆,眼小,鼻、唇裸露无毛,耳小而颈部宽。全身毛短绒稀,乌黑光滑;鼻与唇周为棕黄色,眼圈灰褐;两肩有对称的毛旋,胸斑中央也有一个毛旋。尾约与耳等长;趾基部连有短蹼。

前胸通常点缀着一块显眼的"U"型斑纹,斑纹呈浅棕黄或黄白色。如果打起架来,这块胸斑倒看起来增加了几分威猛劲儿。马来熊的头部比较宽,突出的口鼻部分呈浅棕或灰色,两只圆耳朵很小,位于头部两侧较低的位置上。它们的舌头很长,这样吃起白蚁或其他昆虫来,倒是方便了不少。马来熊的脚掌向内撇,尖利的爪钩呈镰刀型,这让它们成了当仁不让的爬树专家。

马来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包括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在我国的云南绿春以及西藏芒康也有少量分布。

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性孤独,白天在树上休息,夜间活动,行动敏捷,善攀援。胆小,怕冷但不冬眠。杂食性,吃树叶、果实、蜂蜜、昆虫及小动物。3岁性成熟,妊娠期7-8个月,每胎1-2仔。寿命约24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0)

马来熊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1)

马来熊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2)

马来熊3

RANK5:盲鳗

盲鳗 亦称黏鳗(slime eel)。 约30种海产鱼形原始脊椎动物的统称。

盲鳗身体象河鳗,但头部无上下颌,口如吸盘,生着锐利的角质齿。鳃呈囊状,内鳃孔与咽直接相连,外鳃孔在离口很远的后面向外开口,使身体前部深入寄主组织而不影响呼吸。盲鳗凭借吸盘吸附在大鱼身上,然后寻机从鳃钻入鱼腹。由于长期在鱼体内过着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与皮下。它的嗅觉和口端4对触须的触觉非常灵敏,能迅速感知大鱼的到来。

盲鳗口的周缘有三至四对触须,不像七鳃鳗会攻击活的鱼类,而是以鱼类的尸体或被网捕到已衰弱的鱼类为食。经常从食饵的鳃或口腔进入,并将整体吃掉。。人们曾在一条雪鱼体内发现竟有123条盲鳗,人称其为鱼盗贼。分布于东海、黄海等海域。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3)

盲鳗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4)

盲鳗2

RANK6:星鼻鼹(拉丁文:Condylura cristata)

星鼻鼹是一种生长于北美洲东部,在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都有发现的小鼹。

星鼻鼹在潮湿的低地生活,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蚯蚓及软体动物为食粮。星鼻鼹是游泳能手,能够在河或池塘的底部搜索粮秣。与其他品种的鼹鼠一样,星鼻鼹同样会在离地不远的地底挖掘隧道来觅食,而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都在水底。星鼻鼹不管日夜都一样活跃,就算是冬天,照旧保持活力。有生物学家留意到星鼻鼹即使是在雪里亦能够挖掘隧道,而且在冰封的河流亦一样可以游泳。有关星鼻鼹的社会习性不详,但估计应该是群居的。

星鼻鼹通常都在隆冬或早春时交配,到了晚春到初夏时,雌性的星鼻鼹通常会产下一窝四、五只的小鼠。

星鼻鼹的特点是它在鼻尖长有21只触手,环绕着鼻尖,就像星星的光芒一样,因而为名。透过这些触手,星鼻鼹得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内找到猎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星鼻鼹透过触手找到猎物的能力比其他鼹鼠单靠视觉捕食的能力的数大倍。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5)

星鼻鼹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6)

星鼻鼹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7)

星鼻鼹3

RANK7:长鼻猴(学名 Nasalis larvatus)

长鼻猴的主要特征是其又大又长的鼻子,其用途并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是性选择的结果。公猴要比母猴大许多,一般为72厘米长,尾长75厘米,体重24公斤。母猴则只有60厘米长,体重12公斤。长鼻猴的腹部较大,其消化系统分为好几部分,有助于其消化树叶。它的食物除树叶外,也包括水果和种子。长鼻猴主要产于婆罗洲岸边的红树林、沼泽及河畔的森林。群居,每群为10-20只猴子不等。

东南亚加里曼丹的特有动物。这们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子越来越大,最后形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它们激动的时候,大鼻子就会向上挺立或上下摇晃,样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却比较正常。长鼻猴喜群居,常10-30只集为一群,活动范围不到2平方公里。善游泳,常在河中一边找东西吃,一边打闹着玩乐,但有时它们也能静下来一动不动地呆上好几个小时。雄性的鼻子可以发出独特的喇叭般的叫声。雄长鼻猴的体重可达25公斤,雌的不足雄的一半。在猴类中,长鼻猴是对饮食非常讲究的一种,它们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调皮,常戏弄父母,一会儿拧它们的鼻子,一会儿摇它们的尾巴。它们被人类捉住往往过不了一周就会死去,目前已经濒临绝种。

相比之下,长鼻猴的雌兽显得十分纤小,它的体型还不到雄兽的一半大,体重仅有11千克,既没有巨大的悬垂状的鼻子,也没有特别膨大的肚子,只是全身上下被着鲜艳的红色体毛,表现出独特的风韵。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8)

长鼻猴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19)

长鼻猴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0)

长鼻猴3

RANK8:褶伞蜥

褶伞蜥的个头中等,成年褶伞蜥的体长可达到80~100厘米,以昆虫、部分小蛇、蜘蛛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褶伞蜥颈部周围的鳞状膜皱褶很宽,被激怒时皱褶竖起,好像头部突然扩大了好几倍以吓退对方。通常皱褶呈黑色,而当受到威胁或求偶期间张开嘴和皱褶;而皱褶则出现黄、白、鲜红等色彩。而当褶伞蜥受到惊吓时,此皱边便又会像伞一样张开吓唬捕食者。如果这招不能奏效,褶伞蜥将依靠它们有力的后腿迅速逃跑,而不是在两腿之间夹着尾巴逃跑,因此,像这样的蜥蜴就可以留下尾巴来转移捕食者的注意力。形态及行为奇特,具有观赏价值。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1)

褶伞蜥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2)

褶伞蜥2

RANK9:蝾螈

蝾螈是最广为人知的墨西哥火蜥蜴。这一物种最初在墨西哥城下的湖泊中发现。蝾螈在科学研究领域大有用途,因为它们可以进行肢体再生。在生长到18-24个月的时候,蝾螈进入性成熟期。而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份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例如六角恐龙的陆栖型与水栖型便是最常见到的例子。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3)

蝾螈1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4)

蝾螈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5)

蝾螈3

RANK10:可蒙犬

可蒙犬被毛浓密,具有保护性的被毛是这一品种的典型特点。成年狗的被毛有两层,一层柔软、浓密、絮状的底毛,一层粗糙、高低不平、卷曲的外层披毛。粗糙的披毛陷在柔软的底毛中。披毛为结实的绳索状,触摸的感觉象是毡制的。成年的可蒙犬完全被大量的、象穗子一样的绳索状被毛所覆盖。需要记住一点,其长度必须满足可蒙犬被毛的功能需求。颜色为白色,但也不总是白色。有时,幼犬会出现少量奶酪色或浅黄色,随着其逐渐成熟,颜色会褪去。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6)

1可蒙犬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7)

可蒙犬2

世界上最罕见十种动物(盘点世界上最为奇特的20种动物)(28)

可蒙犬3

好啦,盘点的上篇就到此结束啦,明天,小编将会给你带来更为奇特的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