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1)

很遗憾以为应试教育接触教科书的方式认识鲁迅和唐诗宋词,以至于不能好好认识这些充满内涵、历史背景和人生哲学的中华文化。但同时,教科书是最有作用的科普方式,只要真正能跟内容产生共鸣,那就可以无关过程代入这层关系。如果看鲁迅和唐诗宋词只是为了背诵,除非设计出什么被迫营业的新套路,否则该形式显然已经落伍。只需要能以最鲁迅和唐诗宋词的方式凭感觉解读鲁迅和唐诗宋词,就是于我们而言最尊重鲁迅和唐诗宋词的态度。

这又是个什么意思呢?即鲁迅和唐诗宋词大部分句子都是有灵魂的。这点其实是名著的共性,随便举例一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就能让我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感觉。唐诗宋词同理,比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记得高中生物课上,试卷煞有其事地解读这句话的科学漏洞,蚕尽丝并非死。不过意境这块,唐诗拿捏得死死的,没必要用理科生思维纠正。就像一副超现实主义画,不可能变照片。我以前是背诵过这首诗,但同样只是为了分数,从来没有在意过其背后价值。现在我也没有做些结合上下文或者了解时代背景的操作,但确实感受到来自相关文字的力量,是对应人生的。

这两句的本意是指爱情,而教材基本锁定在歌颂教师上,我则将其引向梦想。但殊途同归,世界上全部情感都是可以找到最基本的共同点,代表本能。心理学和社科构成体系并提供博士学士,说明人是可以被研究的,乌合之众就是代表。阳光点的话,文学作品会流传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感同身受不现实,但以己推人是可操作选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我的世界观中,是生活、事业兼梦想等领域大集合产物的流程。有光绪状元骆成镶写过,”至穷无非讨口,不死总得出头”。对此,我也创造过类似的观点,《永远在过程就不会有失败》。对梦想的坚持是一种上限至使命感的宏观壮举假设以及最基础到只是在卑微地寻求质变希望,只有死亡才能阻止我创作。

如果以试卷的科学性来探索这句唐诗,还能对现实进行一下有必要的升华。无论春蚕还是蜡炬,都是无意识真本能按照大自然规律来的,它们丝方尽和泪始干都是机械运动和物理反应。若按该哲学来执行现实生态者,需要承受的压力会倍增。当然,个体是有意识的,可以接受到整个过程的任何回馈,靠成就感或者终极动态获得做人的快乐。付出的努力至少辛苦越多以及高级,接受的信号特别充满人性化。

为什么比你厉害的人还比你努力?这大概是因为努力和厉害本身就都非常有趣。事情值得参与肯定是有福利的,否则就是受罪。当代社会,受罪也是基于享受福利的基础进行。上班就是为了下班,辞职无非钱不够和干不爽。但工作本身就是反本能的,人甘愿被资本家剥削就是为了拿钱好办事。自由职业则是另一番体验,但综合承受的挑战也没有多少区别。

结束本文前,容我无声念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诗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