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有一部相对冷门的电影——张艺谋的《狙击手》。
和《长津湖》一样,也是讲述的抗美援朝战争,取材自真实历史人物——神枪手张桃芳。
他曾一人歼敌214人,打爆美军顶级兵王....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中国最强狙击手”——
《狙击英雄 张桃芳》
豆瓣7.8
推荐理由:还原真实历史故事
时 长:96min
推荐指数:★★★★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
而其中有一位,被曾在32天内以442发子弹毙伤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他同时也是《狙击手》主角原型——
“狙击之王”张桃芳。
1931年,张桃芳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那时的他连土枪都没有碰过。
1952年,张桃芳随24军入朝参战。
他接受了新兵射击训练,但入朝后天天赶路,身为连部通讯员根本没有时间琢磨枪。
直到他们进入了朝鲜元山的一个小村庄,才有机会参加打靶练兵。
张桃芳可没有一下子就表现的天赋异禀。
训练时,他三发子弹全部脱靶,还被罚去了伙房烧火做饭。
但张桃芳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开始和枪较上了劲。
之后,战友们经常看到张桃芳端着枪发呆。
发呆之后,就给自己制定了不少的训练计划。
用床单自制沙袋,加强自己臂力,后来练到在两臂挂着十几公斤沙袋,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白天,不停的练习瞄准和空发,晚上就对着油灯、星星和月亮练习眼力。
张桃芳和战友们研究射击战术
这种自己练习的方法看起来很笨拙,成效未知。
直到1953年1月11日,24军接替15军进入上甘岭阵地,张桃芳才有了展显身手的机会。
当时的朝鲜战场,已经到了下半场。
但美军仗着自己精良的军事储备,还是时不时火力袭击,当时的美国大兵更是有恃无恐的在阵地上打扑克晒太阳。
因此,当时的志愿军才有了“冷枪冷泡”的战法,张桃芳入选了狙击组。
2月10日,张桃芳射杀7名,开始展现头角。
到2月底,张桃芳用274发子弹毙伤71个敌人,战绩传到了军部。
当时的皮司令得知消息后将信将疑,连队真的有个新兵蛋子是神枪手?
于是皮司令派了作战参谋带着一双新皮靴一探究竟,还嘱咐是假的一定要把靴子带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皮司令再也没有见过这双靴子。
张桃芳出色的狙击能力,除了苦练以外,要得益于他的好眼力。
他曾连续两次在800米开外击发成功,创造出志愿军步枪最远射杀纪录。
即使到70多岁,张桃芳仍能一眼看清十米开外墙上的芝麻小点。
不然,光凭借一支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任谁也成不了一代“狙神”。
很快,张桃芳成了敌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时的敌军阵地上,别说跳舞,晒太阳,撒泡尿都成了奢望。
他们不知道张桃芳的名字,只知道有个中国狙击手,非常可怕。
整天活在恐惧中的美军为了反击,专门调来了狙击手欲图终结张桃芳。
由此,也诞生了一场极度精彩的对决。
1953年某天,张桃芳上狙击台就挨了一梭子。
他意识到事情不妙,连忙卧倒在交通壕中。
接着,他用身边一定废弃的钢盔,企图试探对手的位置。
但对方显然也是个老手,没有上当。
显然,这是一次高手之间的较量。
但此时张桃芳已经暴露位置,处于劣势。
张桃芳从战壕窜起,向另一个狙击位冲去,又是一阵密集的机枪扫射;
快到位置时,他身子一斜,中弹一样掉入掩体;
这个假摔的动作,让对方以为自己真的被终结,停止了射击。
张桃芳赶紧变换位置,隐蔽的伸出枪口。
在扣下扳机的一瞬间,一排机枪子弹射中自己眼前的土地,被飞溅起碎土扑了一脸。
而他射出的子弹,成功命中对方狙击手。
那天后,张桃芳的名号响彻志愿军。
任谁无法想象,这个不曾接受过系统战术训练的年轻战士;
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伤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而他的使用的枪,压根不算狙击枪,连个瞄准镜也没有。
1953年,张桃芳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
为什么没有被评为一级狙击英雄?
大概是因为老爷子没有一处负伤,甚至浑身上下连块皮都没蹭破。
后来,很多军事迷将张桃芳与芬兰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苏联的伊万西德·萨连科一起归于世界十大顶尖狙击手之列;
他也成为目前中国军事史上公认的最佳狙击手。
获得如此殊荣后,张桃芳并没有停下脚步。
1954年,志愿军选拔战斗机飞行员,24军有198名战士报名并通过初选,最后留下来却只有张桃芳一人。
而他,也开启了自己作为新中国初代歼击机飞行员的生涯......
2007年,张桃芳去世。
那把苏制老旧步枪,静静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见证着一段传奇,向人们展示着一名军人的信念和荣光。
时隔半个世纪,这个故事可能没有被众多年轻人所熟知。
但好在,我们的电影将重新叙述和擦亮这段传奇的历史
因为他和他们,值得被所有人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