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红色河北1966年周恩来在河北宁晋县东汪地震灾区:红色河北1966年周恩来在河北宁晋县东汪地震灾区(1)

  1966年3月8日凌晨,宁晋县耿庄桥和隆尧县白家寨一带发生6.8级地震,震中裂变为9度。3月22日16时46分,宁晋县东汪一带再次发生7.2级强震,震中裂变为10度,震区以东汪为中心,周围面积达137公里,震后普遍地裂、冒水、喷沙,地裂缝有的宽达0.7米,长达几十米甚至数公里,有的缝两侧上下错动几十厘米,冒出的泥沙堆积达1.3米以上。井水普遍外溢。东汪工委作为地震中心,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死亡40人,伤260余人,全工委15000间房屋基本倒平,成为一片废墟。

  1966年3月9日,周总理到隆尧灾区慰问,提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重建家园,发展生产。”4月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河北省副省长郝田役的陪同下,乘3047号直升飞机再次来到邢台地震重灾区进行视察。这次视察第一站选在了宁晋县东汪。

  听说中央首长要来,4月1日早晨,许多群众自动赶来,很快汇集了1万多人。上午10时,两架直升飞机降落在东汪三大队寨墙外的麦苗地上。时任县委书记的赵安芳带领县委常委兼东汪工委书记安保俭、东汪公社副书记张宝驹等人快步走上前去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飞机降落后,会场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会场沸腾了。大家都站起来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但人们很遵守秩序,主持会场的人喊了两声“大家都坐下”,大家就都坐下了,会场一片寂静。周总理等一上寨墙,大家见到周总理来了,与会人员心情非常激动,又都站起来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总理好!”会场一下子又沸腾起来了,大家一齐鼓掌。随着两声“大家都坐下”,掌声停止。

  只见总理身着灰色半旧中山服,半旧皮鞋,戴一块旧手表,神情亲切而庄重地向大家走来。他健步走向设在寨墙边下的临时会场,左手扶着桌子开始讲话。第一句话就是“老乡们,你们受惊了!你们这庄子不小。党中央、毛主席派我看望大家来啦!”总理的讲话引起阵阵掌声。紧接着,总理讲了振奋人心的重要讲话:“我在隆尧白家寨讲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四句话,这一次把顺序倒过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听着总理的讲话,许多人热泪盈眶。会场上感谢毛主席、感谢周总理的口号连成一片。

  周总理讲话约10分钟,结束时,再次嘱咐人们:“等你们丰收了,重建家园之后,我再来看你们。”

  总理讲话以后,县委书记赵安芳在会上表了决心:“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一定落实周总理的指示,一定努力发展生产,亩产500斤跨过黄河去,以实际行动报答党中央、毛主席的恩情。”赵书记的讲话逻辑清楚,掷地有声,总理都为他鼓掌,说:“讲得好!”

  会后,周总理在县委书记赵安芳、县委常委、东汪工委书记安保俭、

  贾家口公社代理书记兼社长武立春、县委办副主任赵瑞云、东汪公社副书记张宝驹、东汪供销社书记胡文学、东汪三大队支部书记董保顺、东汪一大队支部书记路同山、东汪六大队贫协主席刘香保等人的陪同下,从会场步行500多米到临时搭建的帐篷医院看望伤病员。

红色河北1966年周恩来在河北宁晋县东汪地震灾区:红色河北1966年周恩来在河北宁晋县东汪地震灾区(2)

  在前去看望病人的路上,走了大约50多米,赵茂峰(在总理办公室工作)的伯父,要求见见总理。由于原先没有安排,县委书记赵安芳问总理:“您知道不知道您办公室有个叫赵茂峰的,”总理说:“知道、知道,”“赵茂峰的伯父(赵茂峰父亲去世早,跟伯父长大)来了,想看看您,”总理说:“可以、可以。”在场的人听了都非常激动,一下子就把总理围起来了。抗震救灾部队的团长、政委都在场,赶紧指挥战士维持秩序。赵大伯见到总理,说:“俺这里闹地震了,能不能让茂峰回来看看?”总理说:“可以、可以,我回去以后马上让他回来看看。”总理还问:“老大伯,您多大年纪了?” 赵大伯说:“我今年68岁。” 总理说:“老大伯,咱俩同岁。”总理回去没几天,真得让赵茂峰回来探家。

  周总理接着往前走,走到中学时看到房子都倒了,一片破砖烂瓦,总理和大家一起蹬着高低不平的砖瓦艰难地行进。在帐篷医院,总理看望了3位伤病员,其中有一位是东汪六大队贫协主席贺全胜,还有两位是年轻人。总理蹲在地铺前,仔细询问了伤情,并嘱咐大家好好养伤,早日恢复健康。在慰问伤病员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见周总理来了,“咕咚”就给总理跪下了。总理急忙把她拉起来,说:“老大娘,您不要这样,我是人民的儿子。”

  慰问伤病员后,总理准备登机去下一站慰问。登机前,总理和送行的人员一一握手,询问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嘱咐他们干好工作。总理握着武立春的手问:“你在哪工作?”武立春回答说:“我在贾家口公社工作,” 总理嘱咐他:“你要好好工作,好好为人民服务。”

  中午11时,总理上了直升飞机,飞机已经升起很高了,总理还隔着玻璃不停地向人们挥手,示意人们回去。飞机越飞越远,渐渐消失了,但送行的人们还是久久地不肯离去。

  1976年1月,周总理逝世后,东汪人民悲恸万分,为纪念人民的好总理,东汪公社在当年总理讲话的地方建起了“四一”广场。1998年5月,东汪镇政府在此立下石质纪念碑一块。背面碑文如下:公元1966年3月22日,东汪突遭7.2级地震,淌黑水,无完室,民蒙天灾。4月1日,总理周恩来冒震亲抵,遍查灾情,慰我同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呜呼!伟哉!总理万机待理,心系吾矣。领袖爱民,痴心共鉴,天道悠悠,民心不昧。总理病逝,山河同泣,举镇恸哭,连天哀悼。是年,于总理慰问地题曰:四一广场,以永 誌 永久纪念。翌年,将校迁入,以示子孙永褒总理精神,誌 曰:德厚圣者,万民敬仰,吾辈矢志不渝矣。 (宁晋县委党史研究室 乔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