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风格迥异,又都精彩纷呈的六大流派

皖派

皖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六大建筑之首。

皖派建筑又分七大系列风格建筑,主要分为:皖系、徽系、淮系、赣系、淮扬、江浙、以及湖广等

只不过现在人们可能想当然地,错把皖派建筑,等同于徽派(徽系),不免狭隘了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1)

但不可否认,徽系或徽派,是最为人熟悉的皖派建筑类型。

徽州古建三绝:民居、祠堂和牌坊,太过深入人心。徽派民居又有“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2)

但皖派建筑是多姿多彩的,例如同为皖派建筑的皖系建筑,结构是穿斗式,梁架互相穿插,整体性强;而徽系则是抬梁式,托举梁的小柱子,以结构过渡为主,并没有整体咬合的概念

皖系多建筑群落,开窗也是敞亮大气,而徽系多独门小院,外墙开窗小,充满防御性等

但皖派建筑也有其鲜明的共性特征,那就是粉墙黛瓦,砖雕门楼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3)

苏派

苏派建筑是特属于,江浙一带的文人建筑风格,是集南北方建筑大成的派系,其中园林式布局是其最核心的特征。

建筑布局,讲究小中见大,迂回婉约,建筑形式轻巧简洁,通透开敞

建筑色彩素雅,装饰也不繁琐,但匠心独具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4)

屋檐起翘,跃然欲飞;山石水面,玲珑剔透;回廊辗转,皆有框景

充满了江南水乡,典雅含蓄,沉静宁和的味道

苏派建筑的共性特征:山环水绕、曲径通幽,清秀婉约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5)

京派

京派建筑是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皇家建筑和民间建筑两个方向

皇家建筑以北京紫禁城为典范,讲究的是绝对的等级分明,轴线对称。

从建筑色彩、开间、屋顶形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觊觎。延展到的皇亲贵胄的建筑,也都透露着庄重肃穆的阶层烙印。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6)

民居方面,北京四合院就是绝对的京派代表。四合院的形制方正,中轴对称,围绕内院布局,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很讲究,色彩上,在北方土色的基调下,木作上还会适度用鲜艳的色彩提亮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7)

京派建筑的共性特征:轴线对称,四平八稳,等级分明

晋派

晋派建筑是我国北方建筑的另一大流派,作为一个泛称,包括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的建筑类型。

晋派建筑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晋商宅邸和黄土窑洞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8)

基于中国北方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封建宗族等级制度渊源颇深,所以严谨、方正的格局,是山西宅邸的基调。高墙深宅,院落串联连通,可以满足生生不息的居住需求。

建筑色彩,朴实低调,建筑材料砖瓦为主,装饰手法,集中体现在砖雕等技艺的发展

窑洞建筑,则是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的生土建筑产物,依山而建的靠崖窑,地面下挖的地坑窑最为典型

窑洞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成本低,且有冬暖夏凉等功能优势,但采光堪忧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9)

晋派建筑的共性特征:方正严谨,敦实稳重,色彩低调

闽派

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脉特别的存在,逐步固化和聚焦到客家土楼这种特别的类型

客家土楼的存在,是古代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南下后,以宗族为单位,形成的一种高度集聚的居住方式。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自卫而形成的封闭的居住环境,让防御性成为首要任务,建筑外墙是厚重的夯,没有窗洞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10)

内向型的居住,院落中集中处理水井、厨房,甚至宗祠等,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部落形态

土楼的形式多样,圆形和方形最为常见

闽派建筑特征,防御性,内向性,生土材质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11)

川派

川派建筑,是云贵川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其中傣族竹楼、侗族鼓楼、川西吊脚楼,最具特色。

自然环境的地形高差、气候潮湿、动物侵袭等,决定了,川派建筑必须解决建筑的悬空建造的课题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12)

典型的八大中式建筑类型 3分钟干货知识速成(13)

凝结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创造了架空或吊脚的干栏式建筑形式

这些利用自然界竹木等材料为主,建造的屋舍,形式自由,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解决了居住的实际需求,也形成了灵动的民族特色

川派建筑特征,就地取材,架空悬挑,民族风情

中国建筑六大流派,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建筑类型,但肯定不是全部。

六大流派,你更喜欢哪一派,或者还有什么补充,欢迎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看风景,听故事,一直在路上

我是黑咖啡,欢迎关注,期待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