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焙面是哪里的传统名菜(开封名菜鲤鱼培面)(1)

电影《1942》讲述了一个关于抗日战争年月里河南饥荒的故事,全片中大多数情节中,人都处在饥饿状态中,因此一道官员餐桌上的“鲤鱼焙面”显得尤其醒目。

片中给了这道菜的烹制不少镜头,煎鱼、焙面、浇汁……虽然是为了反映国民党官员的腐败,但是却也引发了不少吃货的兴趣。事实上,鲤鱼焙面可是一道开封名菜,曾被光绪皇帝命名为“古都第一佳肴”。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糖醋熘鱼,是用黄河鲤鱼做成的。一是油炸拉面,用龙须面做成。糖醋熘鱼做好后,再用炸好的拉面,盖上去,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盖被”,拉面细如发丝,均匀地覆盖在黄河鲤鱼上。

关于这道菜的来历,相传1900年,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为逃避八国联军之难,在开封停留。开封府衙着名厨备膳,贡奉“糖醋熘鱼”,光绪和慈禧太后食后连声称赞。但是这道菜的完善则是到1930年前后,开封名师最早将用油炸过的“龙须面”,盖在做好的“糖醋熘鱼”上面,创作了“糖醋熘鱼焙面”这道名菜,深为顾客欢迎。可以说,片中用这道菜来招待的,定然是相当重要的饭局,也显示了一定的接待规格。

来源:开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