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哲理的故事(董事长说典故五十六)(1)

前几日,有个工作上的事情严重地影响了我的情绪,很多同志都来关心我。我在此深表感谢,人间自有真情在。想不到韦曙和董事长也关心着我,给我发了信息:“要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我深以为然。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管理者,面临着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等,很多时候很多人事都不是让你舒心的。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说,你会怎么办呢?

我们常说,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无论这种错误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样面对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其实就是怎么样平衡自己的心理敏感面和情绪零界点。一旦情绪受到波动,你的决策、言行就可能会有偏颇,甚至背离组织意志,那么带来的后果就不好预测。所以,作为领导者,“你要控制你自己”,不光是“养天地正气”,还要有一身“静气”。

“每逢大事有静气”,也称“每临大事有静气”。这句话最著名的出处是清朝的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气的反义词,是躁气。有成语叫心平气和,也有成语叫心浮气躁。尽管“静”是相对的,而“动”是绝对的,也有“生命在于运动”等说词,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人们仿佛更加推崇“静”,“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鼓励读书人去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关于创业哲理的故事(董事长说典故五十六)(2)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三苏”中的“老苏”——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其《权书》中的《心术》中写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意思是:“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泰山,是非常大的物体,一旦在眼前崩塌,想必很多人会惊慌失措;麋鹿,又称“四不像”,是韦董老家——江苏大丰的特有物种,动作敏捷、长相独特,在你眼前跳来奔去,你怎么做到眼睛都不眨一下呢?

用泰山之巨和麋鹿之快,对照人的内心修为,苏洵非常好的说明了为将之道在于修心的道理。一个容易受外环境变化而情绪失控的领导,是无法冷静分析情况、辩证寻找原因、科学做出决策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三苏”中成就最大的“大苏”东坡居士——苏轼在《留侯论》里写道:“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意思是:古时候被称作豪杰的人物,一定具有超人的气节。普通人在生活中,有时会碰上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人受到侮辱,就会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并不算是真的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者,遇到突发的情形而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啊。

这也是“宁静致远”的释义了。

前不久,在江苏昆山发生的“昆山龙哥”事件以及引发的“正当防卫”讨论——大家在在公安检察部门出台定论前纷纷讨论是否“正当防卫过当”。也有少许声音直指人心,如果双方都能冷静一些该多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但是,在那种时候,谁能冷静呢?

当然,你或许会说,如果没有争论,真理将无法辩明。没有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可调和再到矛盾的解决,新的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也不会进步。

然而,“静”依然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每个人内心追求的一种状态。因为,无论社会有机体也好,个人有机体也好,都是需要休养生息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战败之后,献上美女西施,并作为吴王的仆役能为吴王夫差亲尝便溺以示臣服。后来被释放回到越国后,他卧薪尝胆(语出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经历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报仇雪恨,取得了胜利。

在解放战争初期也是如此。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攻解放区的中心、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和中央理智地决定暂时放弃延安,与敌人开展周旋斗争,保存有生力量。在撤离延安前,毛主席说打仗不在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有人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少则1年,多则2年,延安仍要回到人民手中。后来,延安如愿回到人民手中。

历史上的战争也好,我们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工作态势也好,往往考验着我们指挥员、领导人的心态。如果自身修为欠佳、缺乏遇事决断的定力和智慧,糊里糊涂、惊慌失措、情绪失控,那么其管理结果导向必然是灾难性的。

唯有那些经过多重历练、从战火洗礼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心如磐石,遇事沉稳,时时刻刻透露出一丝静气,方能稳军心、安民心,调和气氛,从而见招拆招、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

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雅量》一文中写道:东晋时期,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向东晋王朝发起进攻。谢安奉命率八万大军迎战,他指挥有方,经常大胜苻坚。一次他同客人下棋,谢玄拿着前方捷报给谢安。谢安看后默不做声,丢到一边。客人心里非常想知道战况,却也不敢开口问,而谢安仍然心定气闲地下棋。下完棋后客人问谢安战况如何?谢安不动声色、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儿辈大破贼。”而这六个字背后是多么大的战火纷飞、刀光剑影的场面啊。

这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指挥官的最佳写照了。而我理解,也是一种静气、大气所在。

我们的管理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慌了阵脚,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另一部分人则会情绪失控,寻找理由推脱责任或者破口大骂有关人员。各类暴气、脾气、戾气、躁气……乌烟瘴气,到最后是自己折磨自己。

静气,本质上是生气,安静祥和,给人信心和毅力,是一种宁静致远的伟大力量。它有别于沉沉死气、昏昏暮气、乏乏丧气。是值得我们期待和拥有的气质。

且记,每逢大事有静气。莫慌,莫慌……作者:东吴物业毛波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