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更多顺德学子能读上哈佛、牛剑等世界名校。”

十年前,德胜立志要建立一种更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式,特邀牛津大学博士、新加坡英华中学原校长王德进受聘德胜学校,创立了国际部。

十年来,德胜国际不辍求索,频频创下“德胜速度”:

2014年,德胜学校(国际)获得剑桥国际课程认证

2015年,获得IBDP课程认证

2017年,IBDP首考告捷,旗开“德胜”

2018年,新加坡华侨中学荣休校长潘兆荣博士作为教育总监对德胜国际进行了战略性改组

2018年,IBDP平均成绩位列全国第十四、广东省第二

2019年,IB均分跃升广东第一,摘得第一枚牛津本硕连读offer

2021年,IB平均分高达40分,人均收到6封录取通知书,德胜校史上第一位IBDP全球统考满分(45分)获得者诞生,“德胜制造”的第二位牛津本硕连读学子诞生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

来源:德胜学校国际部

面对去年疫情的挑战,德胜国际迎难而上,实现了录取率的逆势提升:

37%的学生获得世界TOP10院校录取,其中包括1枚牛津offer;

80%的学生获得世界TOP30院校录取;

90%的学生获得世界TOP50院校录取;

100%的学生获得世界TOP100院校录取;

优异的IB成绩是进入全球高等学府的通行证,德胜国际高质量的IB教学让学子们拿到了一张张竞争世界顶尖院校的“入场券”,让他们从德胜出发,逐梦世界。

那么,德胜国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缘何更胜一筹,成为湾区国际教育版图中的一所IB领军学校?

01

强援加盟,强师荟萃

师资力量是立校之本,精英的教师团队是德胜国际IB成绩背后的“秘密武器”。

作为一所融合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德胜学校高薪聘请教育精英,潘兆荣博士便是加盟德胜大家庭的国际教育“大咖”之一。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3)

潘兆荣 博士

德胜教育顾问、德胜学校(国际)教育总监

国际教育专家

前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

西澳大利亚大学教育学博士

三度获得新加坡总统颁发的国庆日奖章

潘兆荣博士曾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任职36年,共栽培了50名新加坡最受尊重的总统奖学金得主,并使得华侨中学成为新加坡最顶尖的双语双文化中学,荣获新加坡最高质量奖(Singapore Quality Award with Special Commendation)。

2018年初,潘博士从华侨中学荣休,并正式受邀出任德胜教育顾问。

德胜教育与潘博士的渊源由来已久。德胜学校是华侨中学的战略联盟学校,两校之间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有交流合作,双方多次就师资、课程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开展了多项学子交流活动,如“浸濡活动”、研学活动等。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4)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5)

新加坡华中学子与德胜学子都会进行浸濡交流活动

“德胜教育走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培养学者、领袖与优秀公民,这个办学理念与目标与华中有好多相似之处。把我的履历和经验带到德胜,与德胜携手或许能创出另一方出色天地。”

在德胜教育集团一体化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潘博士率领团队围绕教师质量、课程与教育质量、学生质量三大核心,对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为推动德胜国际战略部署和制度改革带来了新思路,希望能够将德胜打造为世界级的未来学校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6)

德胜学校(国际)

在学科改革中,他鼓励科研和创新文化、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及语言思辨能力的提升、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搭建国际合作名校资源平台(DSI与新加坡华侨中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等名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从多个方面为德胜学子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遇。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7)

师资力量决定教育质量。心系学生培养的同时,潘博士还十分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觉得为德胜培育一支优秀的领袖团队,会比自己担任校长更有意义。”

带着这份初衷,潘博士献出了他的校长心法——以“公仆式领袖”模式发展老师、培养老师

公仆式领袖的使命在于,不仅要把学校发展好,还要把教师栽培好。当教师的能力增强后,学生自然也能学得好。

为此,潘博士发起了三项改革举措:

改主任制度为学生中心制度

1

在传统的主任制度下,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IB强调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相悖。以学生为中心的制度要求在各个学段设置一名总监,总监下属有约20名老师组成团队,学段总监和导师们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劣势与发展路径,更精准地培养人才。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8)

改教师评估体系

2

围绕学术、非学术、潜能评估等几大版块进行评估。非学术性评估要参考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对教师团队的贡献、对学校的贡献等指标。潜能评估则是观察教师未来能做哪些事,评估范围包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是否有远见等。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9)

德胜国际高潜能老师在年终团建活动中

反思过去一年的活动

改师资招聘考量标准

3

在德胜,经验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度。在招聘教师时,有两个考量标准,一是本科专业或领域知识水平,二是爱心

在德胜国际:

超过50%的老师有硕士及以上的学术文凭;

超过80%的老师为外籍或海外大学毕业生;

国际课程教师都具备相关课程的培训认证资质

1:5的师生比给予了每位学生充裕的师生互动时间;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0)

此外,德胜国际有16名IB考官。他们经验丰富,对IB课程体系有深入的了解,除了参与IBO组织的统一培训和认证以外,还能参加每年的全球统考评卷,真正地走入国际考场一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支高学历、精英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正如诗中的“风”,助力德胜国际的教育质量乘风而起,扶摇直上。

02

服务自我,服务社会

在德胜国际,每一种兴趣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想法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热爱都值得全力以赴

学校创设了多个培养项目,通过不同的平台,发掘学生的潜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探索世界的信心。

这些项目包括:

创造/活动和服务(CAS):IB课程活动

课外辅助课程(CCA):包括运动、表演艺术和社团三种形式

研学课程(EEP):包括国内和国外两种项目形式

1、CAS课程活动

CAS是IB三大核心课程之一,即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 创意、行动和服务。该课程强调学生自己开发兴趣、设计目标、解决问题,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关心服务社会与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德胜国际,CAS活动遍布校园内外,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当属义务公益服务项目:

德胜(国际)Running Bank(奔跑银行):由学生自主创立并运行,以残疾儿童、自闭症孩童、流浪猫狗等为服务对象,以筹款、做义工为主要方式,旨在为帮扶对象带去所需物品,并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同时,成员们通过宣传和普及知识等方式激发人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相关的公益活动中。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1)

Running Bank项目——

为破旧的自闭症中心筹备经费和设计场地

星愿义工团:是一个帮助3~6岁自闭症儿童学习生活技能、发展兴趣爱好的爱心组织。该志愿团队为儿童提供不同种类的课程,如体育、美术和英语等,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机能、色彩感知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2)

CAS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与全球重要事件产生联系并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在支持IB学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爱心,实现培养全球公民的教育目标。

2、课外辅助课程活动(CCA)

课外兴趣延伸课程(CCA)旨在促进德胜国际学子全面发展,以服务自我、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指导原则,秉持培养“学者、领袖、全球公民”的理念,设计了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期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培养公民意识,锻炼领导能力,提升领袖才能

根据学生的天赋与特长,德胜国际创办了富有特色的领袖课程、模拟联合国课程、弦乐社、舞蹈社等兴趣课程,深受学子们欢迎。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3)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4)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5)

此外,德胜国际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型人才,建立起学生在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人工智能是国际部培养学生的重点技能之一。

2019年暑假,德胜国际开启了首届人工智能夏令营,吸引了30多名来自校内外的中小学生参加,活动旨在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学习通过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此外,德胜国际成立科创社团 (STEM CCA CLUB),鼓励学生超越学校生活的界限去关心、服务社会,为社会带来善意、欢乐和爱,并为孩子们提供了诸如“302实验室”、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和GPU服务器等丰富的硬件设施;同时,常常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开设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课程。

德胜学子的科创能力及人工智能研究一度获得世界级认可,学生人工智能战队在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大会上获得了“珠峰奖”(最高奖项)。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6)

德胜国际人工智能队伍荣获

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大会“珠峰奖”(冠军)

3、研学课程活动

研学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

在德胜国际,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研学行程,有国内和国外两种项目形式,现已形成“顺德制造”、“传奇之旅”、“卓越之旅”及英国、澳大利亚等16条经典研学路线。

贵州扶贫 & 研学之旅中,德胜学校(国际)学子在顺德区内策划并筹办了一系列筹款活动,成功募集2万多元善款和一系列保暖物资,并将这份来自顺德的爱心,传递到遥远的贵州。

学子们为岑和小学的孩子们制作爱心午餐

为大歹村幼儿园完善配套设施,给孩子们上卫生保健课

一同感受贵州文化:学习侗族语言,探秘鼓楼部族,了解和体验民间艺术,观赏民族舞,唱侗族大歌,体验篝火晚会……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7)

为贵州山区儿童上课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8)

为贵州扶贫义卖筹款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19)

为山区学校安装新用具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创面向全世界的卓越学府是德胜国际的愿景,这一理念与IB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深入到贵州山区进行扶贫,改善当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正是IB课程体系中服务精神的体现。

03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在德胜国际,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用真诚和关爱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时刻关注着学生发展的最新动向,也为学校的活动提供着全力支持,他们就是德胜国际家长委员会(PSG)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0)

家委代表受邀出席德胜国际经济论坛,

为德胜国际师生解画疫情下的企业发展

PSG成立于2011年,由各年级及班级的家长代表组成,涉及职责包括定期听取学校报告、协助学校决策、支持配合学校活动、收集反馈意见及加强家校沟通等。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1)

家委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氢能源开发中心,

并分享科研成果

PSG是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扮演着促进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共同发展的重要角色。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2)

家委一起助力“荧光夜跑”活动,为毕业大考打气

德胜学校(国际)校长陈庆年女士表示:“培养孩子成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复杂且长期多变的成长因素,需要家校互信与合作,构筑坚强的教育网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德胜国际一直以学生发展和利益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我们非常重视与家长的交流,聆听及分享,共同培养优秀的学生。”

04

驰而不息,未来可期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IB课程的核心理念正是培养终身学习者和具有创新意识、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德胜国际践行IB课程理念,将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卓越、以同理心服务社会的终身学习者作为使命。

陈庆年校长指出:“我们从七年级就开始培养终身学习者,培养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同理心。”

好的土壤才能孕育好的种子

IB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调查研究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颗好种子,而好种子必须落在好土壤里,才会有好的收成。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3)

德胜国际深谙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并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在同侪交流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用苏格拉底的讨论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组长,哪怕不发言的学生,也有机会成为组长带领小组进行讨论。

同时,德胜国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习成绩,还为学生们搭建多元化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能力的建立是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也是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

用信息智能化手段为自主学习赋能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资料搜集的效率,德胜国际开发出数字图书馆平台,用信息智能化手段为自主学习赋能。

在多媒体图书馆基础上,德胜国际与OverDrive(赛阅)数字图书馆平台开展合作,引入专为中小学开发的英语图书馆平台Sora App,为德胜学子提供来自全球各地的丰富学习资源,包括电子书与有声读物等。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4)

学校购买了Sora数据库中的百万本电子书与有声书。学生可根据年龄段、语言水平、科目、主题等要素为自己挑选适合的书目。七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学校也会根据学生及家长购书需求,定期扩充更新书库资源。

登录Sora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阅读数据也会在个人账号里得到统计并显示,包括阅读总时长,阅读数量,平均每本书的阅读时长等等,为在线阅读提供清晰的反馈。学生还可以在系统上做读书笔记,数据能够同步到不同的设备上,便于随时查看复习。

在Sora系统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为教师鼓励和监督学生阅读提供了方便,促进了教与学。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5)

潘博士曾说:“终身学习很重要,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做到自律自强,群学群立。”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研究开创知识的人才,而不是重复记忆知识的机器。终身学习,才能终身成长,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国际学校排名深圳(连续三年IB均分领跑广东)(26)

十年来,德胜国际在IB理念的指引下,在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致力于为社会打造全人培养平台,塑造面向未来的教育。

驰而不息,勤耕不辍,带着沉淀十载的宝贵经验,德胜国际,未来可期。

图片全部来源于:德胜学校(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