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家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家的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以及世代相传的,它很重要。尹烨就是在一个生下来家里都是书以及从小都是被父母夸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生命·成长》尹烨第二期纪录片中,我们与搞清楚每个人生老病死的华大基因的CEO、生命科学科普工作者尹烨,继续从生命科学的角度一起探讨教育与成长。
▲点此观看《生命.成长》第二季尹烨(第二期)
尹烨
华大基因CEO
传播生命科学科普大V
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
发表论文40余篇
开设《天方烨谈》电台节目
“尹哥聊基因”公众号
讲述大众“听得懂的生命科学”
《生命.成长》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01
家的文化,它很重要
我们每一代人都会颠覆上一代人,就像上一代人颠覆上一代人是一样的,我们无法为下一代人描绘出他们的图像、他们的路径和他们的价值观,十年前没有微信,二十年前没有支付宝,你能想象到吗?
所以在科技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家教,我称之为文脉的东西,跟你的血脉一样重要,这是要传承的。文化自信是什么自信?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家的文化,是家族的文化,它很重要。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02
学校,是大家讨论的地方
从2008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王小宁院长建了一个创新班,从大二半开始到华大来完成他们的本科教育。而且来到华大面对一个全新的学科,这是一个机遇,这是一个时代所决定的。
为什么要从大二半开始进呢?因为生命科学,至少十年以前,从学校学出来就过时了,因为这个学科发展的太快了。
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说,在自然这种杂志上90%可能都是错误的,我认为这是标题党,他是说这个观点是可以被修正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从这个角度去培养一大批子弟兵,实际上是让他在一线亲自干活,而且发的文章就是他,我们不会抢。
我们都明白,学校本身就是一大堆人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地方,明明是大家都可以去的,谁把它规定成象牙塔了?西方的大学你会觉得它跟社区之间难道有一个隔墙吗?
从最早的希腊城邦制的时候就已经诞生了,就是大学的雏形。只不过到最后,到了佛罗伦萨,到了剑桥,这其实都是公元1000年以后的事了,我们把大学这个定义本身可能就没有整明白。
孟子说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东西现在教吗?我们英文学得特别好,我们对于先贤这些东西大家可能只是背,什么叫止于至善呢?大家没有很好地去理解。
讨论的形式可能是学习最有效的方式,而不是一个老师讲,所有人听。听完了背,背完了考,最后标点符号错了都不行。鲁迅写任何一段话都要写中心思想。我就不信了,鲁迅写这段话的时候还能想到这个,鲁迅说他没想过。
03
权威是什么?要有文化自信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这三个词当中,后两个词对,第一个词不对。授业对,解惑也对,传道,传谁的道?先王之道?先王都是对的?先王都是对的我们科技怎么进步?所以其实更多的应该是辩道,讨论一下这个道对不对。我写一定就是,辩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为什么华大愿意去接受一些碰撞性的思维,我们面临一个生命经济的革命,就像工业革命是一样的,很多人看不懂,太正常了,都看懂它就不是革命了。这就是马云说的,看不懂、看不见、赶不上。
西方有一个很经典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板块学说,就是大家讨论这个的时候,即使科学家都公认了,但是因为传统知识的那个老人家还在,这个学说就一直得不到学界的认可。最后他去世了,这个学科立即得到认可。所以当时有一个人讲了一句其实算大逆不道的话。每参加一个葬礼,科学就进步一步。
我们都可能成为权威,我们切记要明白,自己有的时候已经不是瓶颈了,而是瓶塞。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正装为什么是西装?这是我一直问的问题。我们要求的是一种尊重,尊重的态度。我参加很多的峰会,很多的企业家西装革履,可能都很贵的牌子。上去以后念稿。我很精心地准备PPT,我很动情地演讲,我很在乎跟场上的互动,我穿的是运动装,请问谁更尊重观众?谁更对得起这几百人几十分钟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其实这些是最根本的问题,谁定义的标准。安格鲁-撒克逊人是我们今天所定义的经典的白种人,其实也是一步一步颠覆到现在的。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后来搬到了美国,美国现在倒过来还看不起英国。翻开西方史,它管大航海时代称之为地理大发现。你不觉得这个很搞笑吗?美洲大陆是白种人发现的吗?他去的时候上面没有人吗?感恩节是为了纪念什么?他忘了,已经有印度安人的累累白骨。今天美国在说知识产权的问题,它也忘了最开始它连纺织机都是从英国偷的专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所以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连权威都不敢挑战,你怎么可以去想这些问题呢?我们讲四个自信,最该自信的,不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吗?不是这个民族延续了五千年的刻在骨子里的根髓的东西吗?这是一种民族的自信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前提是一定要对这个里面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不都对,它有很多的劣根性,然而它好的东西是在的。先王的道不敢说都对,先贤的道有很多都对。所以这些东西只有思辨讨论的方式,为我们这一代的教育所能够去影响。
我们的国学绝对不是简单地去背一背,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这点事,而是去学,为什么可以在那个时代出那么多大师,它骨子里是什么。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条件是什么,我们怎么去理解。让学生可以真的去释放自己思维的时候去奔逸一下。
04
找到自己的内啡肽驱动力
每个人都可以活的很快乐
人类有一个很聪明的本事,人类的婴儿大约花九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可以学会人类任何一个复杂的语言,没有人教。你教了吗?我们谁教孩子说话了吗?没有。你只是在帮他适当地纠正纠正、引导引导。他一直在听,听完了就会说。有些人先开语了,有些人贵人语迟,无所谓,他都会了。谁教了?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要明白,第一个,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还重要,花点时间陪孩子出去,沉浸式地去感受一下。
第二个是让你和他之间能够有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去沟通和学习。我称之为是互相提问和启发式的学习,你的思维要降到他的档次,然后再跟他去聊,你变成孩子跟他聊,而不是让他变成成人来跟你聊,你降着聊,他没法升。这种方式他会把你当朋友,而且他可能各种各样问题会越来越多。
我总结我父母对我最大的贡献是,我是被夸大的孩子,批评过我两次,但因为只有两次,所以其他的都是夸。因为有的时候大家觉得,是不是要让孩子尝试一些挫折教育等等,我相信挫折太多了,成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呢?换言之,很大程度上讲,对孩子们要告诉他首先是学习并非快乐,至少你自己要知道,你能把它变成快乐是你的本事,是你寓教于乐了,但学习真的不快乐,要坚持。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我不相信有人天生就爱学习,他顶多是对某一个方向有兴趣,他爱去琢磨和钻研。他慢慢地变成会学习,然后才开始爱。我们称之为物质基础上内啡肽奖励,他一直有正向激素在鼓励他往这个方向去走,所以我们要把所有人的多样性,我们叫内啡肽驱动性,把它给找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种子,驱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找到了可能就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你可能是艺术家,或者可能你走别的路,没有好坏,只要价值观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很快乐。
2020年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此念】公号第一时间播出
敬请期待
《生命·觉者》原班人马
历时两年制作,再次诚意出品
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
第二季嘉宾名单
尹烨|华大基因CEO,科普大V
彭凯平|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严伯钧|科普作者,“得到”《西方艺术课》讲师
田宏杰|儿童心理教育专家
董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叶逊谦|戏剧教育者、导演
黄仕明|生生不息催眠学院创始人
郝景芳 | 雨果奖《折叠北京》作者童行学院创始人
约格·迪尔克斯|一行禅师德国正念禅修中心导师
王昱珩(水哥)|《最强大脑》中国战队队长之一
史炎|脱口秀演员,噗哧学院院长
李松蔚|心理学科普大V
林欣浩|作家,著《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等
杰弗瑞·萨德|“现代医疗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大弟子
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及荣休校长
约翰·贝曼|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
奥托•夏莫 | U型理论创始人
周芳 | 纪录片《水下中国》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