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1)

童年

作者:莫善贤 诵读:陈云飞

摄影:林小玲 编辑:墨梅

幼年,音韵绵长的摇篮曲,妈妈的关爱寸步不离。不谙世事的小嘴,吸吮母亲甘甜的乳汁。点点滴滴,如甘霖雨露。快快长大吧,期盼的心愿夜以继日。在糖水里泡大,幸福,心甜如蜜。从第一声啼哭到咿呀学语,人生,拉开了序幕。说不完的神话,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外婆是最好的故事大王,多少杜撰情节,擦亮洞察世界的眼睛。潜移默化,把认知的大门轻轻开启。五味人生,此时,只有一种味道,欢天喜地。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2)

学步,踉踉跄跄,跌跌撞撞,走向未来。拍拍屁股,爬起来 ,一个笑脸,乐不可支。玩具必不可少,弹玻珠,滚铁环,骑竹马,一天又一天。后来,变成机器人,光头强的电视剧。稚嫩的目光,在寻找芝麻开花的金钥匙。人之初的第一课。母亲是最好的老师,儿歌,留在心底。浇灌幼稚的心田,小树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世界真奇妙,异彩纷呈。回忆带着童趣: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和叔叔一起放纸鸢,和爸爸妈妈一起走绿道。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3)

哭哭闹闹,打打笑笑。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道什么叫纠结、烦恼。只知道星星会眨眼睛,只知道萤火虫,打着灯笼在夜里到处的跑。真想摘一颗星星,捧在手上。这是真实的想法,童言无忌,请不要讥笑一个富于幻想的群体。

悬梁刺骨,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精忠报国,司马光砸缸。一个个典故,一个个故事。撞击幼小的心灵,种下励志种子。展开隐形的翅膀,在志存高远中翱翔。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4)

谈古论今,来看看古时儿童是怎样玩的。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照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写的多么生动:小孩子用金盆装水作冰,然后用彩丝穿起来,像银錚一样,像玉磐一样敲打,一直在林子里发出响声。突然,冰块碎了,发出玻璃一样的响声。牧童的形象在古诗里,进进出出,特别有趣。吕岩笔下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卢肇笔下的《牧笛》: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刘驾笔下的《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写出了牧童的生活,快乐的点点滴滴。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5)

古人最爱写牧童的诗,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说的是牧童要去抓蝉,突然间蝉鸣嘎然而止……。多么形象,写实,有趣。牧童,已经离我们而去。牧童,活在梦中,活在古诗里。孩童有孩童的乐趣,孩童有孩童的世界。童心,童趣,童真,童言是儿童率真的天性,是孩童快乐的天使。幼稚是会成长的。走过童年。有许多难忘的回忆。走过童年,若隐若现的步履。暮春,心雨把往事打湿,随风而至。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6)

小孩大人的乐趣(孩童的乐趣)(7)

作者简介:

莫善贤(微信名:清风明月)属虎。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追慕二王,潜心临摹王羲之,赵孟頫,米芾等古代名家碑帖。循书不法古为野道之古训。走中国书法传统之道路。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个人诗集《阅读名片》等6本。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

朗诵者简介:

陈云飞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术委员会会员,新乡市朗诵演讲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新乡市话剧社话剧演员,新乡市语言艺术研究会会员。曾做过电台、新乡电视台嘉宾主持。在全国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并屡获各级各类大奖,长诗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二等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新闻作品曾获省级一等奖。曾获得河南省诵读大赛一等奖。曾举办个人词曲作品演唱会和个人诗歌作品诵读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