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8图,建议收藏再看)

刘邦项羽在广武涧对峙,韩信灭齐国后却称齐王,不发兵攻击项羽,汉国太尉卢绾是如何打破僵局的呢?

【刘邦项羽对峙】

项羽和刘邦在广武涧对峙,得知韩信在齐国不断取胜,心情大不同。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1)

自龙且兵败后,项羽急令项声南下会稽郡募兵,以应对齐国战局的变化。同时项羽请叔父项缠将刘邦父亲和夫人送到广武涧,打算送还给汉王,买个人情,日后好和谈。项缠倒好,亲自押送刘邦父亲和夫人前往,连彭城都不守了。

不过项羽还想给刘邦施加压力,令人把刘太公压到广武涧前,制成一个高俎[zǔ](祭祀时盛肉的器物),将太公捆绑,放在俎上,推出阵前。

项羽遣人向刘邦传话:“汝若不速出降,即将汝父烹煮食之。”

刘邦对来人道:“吾与霸王同事义帝,义帝命吾二人约为兄弟,我父即是霸王父,霸王今必欲烹食其父,尚望分我一杯肉羹,不必虚言吓我。”

项羽听了默然不语,叔父项缠劝阻道:“现在天下事尚未可知,今虽杀其父,于事无益,徒添他人怨恨而已。”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2)

项羽本也不想杀刘太公,便顺着台阶下,没有再为难刘太公。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有说刘邦临危不乱的,也有说刘邦为子不孝。

过几日项羽闻韩信攻灭齐王田广,立即派人与刘邦谈和。同时项羽派人催促会稽长项声立即募兵北上彭城,现在后方不能乱。不过项缠却不敢回彭城,他害怕韩信。只有呆在广武涧,在侄子项羽身边,他才感到安全,即便项羽败了,刘邦也不会杀他。

又过几日传来消息,韩信进驻临淄,卢罢师率众投降。

汉军情绪高涨,刘邦派一队嗓门高的汉兵,在广武涧西,朗诵霸王十宗罪。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3)

广武涧东,项羽混在一队士兵中,假装在听汉军责备,忽然弯弓搭箭,向刘邦射去。一般射手臂力根本无法射这么远,可霸王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这一箭正中刘邦胸前,汉王翻身落马。

这一箭射穿了刘邦的盔甲,击碎了胸前大玉佩,卡在肋骨里面。郎中诚惶诚恐取出箭镞,刘邦遭此重创,卧床数日不能动。

刘邦自被项羽射伤,军中传言其重伤。刘邦忍痛巡行各营,以安军心。他先到成皋,后去关中栎阳,再回成皋。迫不得已到处跑,做给将士看,自己依然生龙活虎,其实创巨痛深,苦不堪言。

【韩信称齐王,刘邦项羽韩信三足鼎立】

此时大将军韩信的书信送到成皋:“齐人多诈反复,其国南境近楚,非立王无以镇抚。今臣权轻,恐不能负此重任,请自立为假王。”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4)

刘邦阅书大怒,对使者骂韩信道:“吾正困守此间,日夜望汝来助,汝竟扬扬得意,便欲自立为王!”

身旁的文武都露出不快之色,韩信是立功多,但我们拼死追随汉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只有张良提醒道:“此刻霸王恐正派人离间大将军,大王不如趁势立之为齐王,不然顷刻生变故。

刘邦闻言大悟,遂对使者转圜语气道:“大丈夫既建大功,平定一国,便为真王,何必称假!”

言罢,刘邦下诏铸成齐王印,遣张良随同使者前往齐国,立韩信为齐王,催促其发兵攻楚。

客观来说,韩信灭三秦、西魏、代国、赵国、齐国,迫降燕国,刘邦项羽奉他为天子也不为过,三分天下再正常不过。勇略震主者必危其身,功盖天下者无可为赏。韩信无论倒向刘邦还是项羽,最后必然是悲剧收场。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封地为临淄、济北、胶东、琅琊四郡,比战国末的齐国还要多一个琅琊郡。同时拜傅宽为齐相,丁复为大司马(相当于太尉),以节制韩信。此时齐国有两套班子,汉国三公级别的左丞相曹参、御史大夫灌婴,占据济北郡。韩信贵为齐王,麾下两个三公,相国傅宽在曹参军中,大司马丁复在灌婴军中。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5)

这又是张良的驭将之术,张氏三代辅佐六位韩王,不知驾驭过多少将领。表面看傅宽与丁复都不在韩信军中,丁复也并非刘邦亲信,对韩信没有牵制作用。刘邦给韩信吃了一个大西瓜,韩信似乎只失去一点芝麻。但是后来韩信南下参加垓下之战,曹参与傅宽却没有参战,而是迅速东进,兵临临淄城下。齐国各城邑守军本来就少,再加上傅宽齐相的身份,纷纷开城迎接。

韩信在战场上无人能及,但玩权谋张良才是宗师。

【卢绾得东郡,打破僵局】

刘邦项羽韩信三足鼎立,汉国太尉卢绾与西楚国砀郡长项它在东郡鏖战,这场局部战争,对刘邦和项羽来说,都是输不起的。

卢绾是刘邦发小,汉国太尉,刘邦集团二号人物。刘邦在沛县起兵前,落草芒砀山,卢绾就率家将前来投奔。平日行军作战,刘邦在账内与戚夫人钻一个被窝,卢绾却毫不避讳,直入大帐,坐到塌上与刘邦议事。从小到大,在卢绾面前,刘邦毫无秘密可言。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6)

卢绾进入东郡时,恰好项羽将项它调到齐国作战,卢绾趁机取了临济等几座城邑,站住了脚跟。项它率军八万从东郡去齐国,连续在田广和田光面前损兵折将,士气低迷,不少人开溜。等回到东郡,还有五万余人。

项它是走深沟,从昌邑以西的定陶渡过济水的。没想到卢绾率军阻击,项它再输一阵,机动兵力大概只剩四万。从此留守濮阳,不敢再出城迎战。卢绾本邀彭越一同阻击项它,可惜彭越自上次在砀郡被项羽击败,元气大伤,数月后兵力仍只有约两万。关键是被项羽的骑兵吓破了胆,再不愿和西楚开战。若彭越与卢绾合兵,项它可能提前几个月就投降了。

随后几个月,卢绾软硬兼施,攻破一些防御薄弱的小城,也有西楚守将开城投降。到四月,卢绾已经控制东郡大部分地方,率军五万兵临濮阳城下。

项它的兵力也约有五万,城内两万,城外三万,扎三个大营,呈三角形将濮阳保护起来。

项它还不放心,每日都派人去广武涧,催促项羽亲自发兵来援救。

项羽自知一旦离开广武涧,帐下亲信恐怕十天都守不住,薛公、大司马曹咎等都是前车之鉴。关键是卢绾深知项羽善用骑兵,他到濮阳战场第一天,就下令深挖壕沟,放置倒刺,布置拒马阵,仿佛首要目的是防项羽骑兵突袭,次要目的才是攻击濮阳。

项羽不能对项它明说,只能好样宽慰,令其固守,称自己随时可能来援。

卢绾一面攻击濮阳城外的西楚军,一面派使臣入城,项它强调,大将军韩信已经控制齐国,不日将和汉王东西夹击霸王。想不到项它不为所动,反而说韩信已经不是汉国大将军,而是齐王,汉王与齐王已经反目。

四月,卢绾与项它互相截断粮道,卢绾虽然表面上占据东郡大部分城邑,实则各城并没有多少兵力和粮草支持,只能派人到附近村落借粮。

五月,战争持续焦灼,汉军每日仍攻击城外西楚大营,但汉军损失更甚西楚军。

六月,卢绾想出一个奇策,既然自己可以派人游说彭越,想必项羽和项它也派人去劝降彭越。于是卢绾派出一支千人骑兵队,分成十组,在大野泽往濮阳的途中设伏,专门抓捕西楚斥候或疑似的使臣。

项它果然陆续派人去劝说彭越,不求彭越攻击卢绾,只求其保持中立。项羽也派人给彭越画饼,只要其保持中立,将来肯定封侯。

卢绾抓到了几波西楚斥候,便令将军卫满,率一万人分数次悄然南下,迂回到大野泽附近。然后打着彭越的旗号,大张旗鼓北上。卫满与彭越有几分神似,而当时诸侯军没有统一的军服,全看旗帜。

项它站在城头,看见“彭越”出现在不远处,面容憔悴,他知道又到了撤兵时刻。

这次项它南下,作为砀郡长没有屯驻砀郡,因为先前项羽已经接管砀郡。项它直接去了泗川郡彭城,此刻项缠已经护送刘太公等人前往广武涧,项它这个柱国兼砀郡长,便是西楚国都城彭城权力最大的人物。

卢绾的军队连番鏖战,无力追击,不过好歹取得东郡,刘邦项羽对峙局面终于迎来转机。

【卢绾征九江,九江王英布改封淮南王】

卢绾取东郡后,并没有急于南下攻击砀郡,从侧翼袭击项羽。刘邦项羽在广武涧对峙,刘邦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修了汉王城,依托广武、成皋等城邑,攻击不足,防御是够了。

砀郡大小城邑的守将,有的人本身能力不俗,只是不满项它屡次逃跑,现在项羽接管砀郡,防御力大增,成为荥阳一线与彭城后方之间坚固的桥梁。卢绾若辗转攻击砀郡各城,难免兵困城下,被项羽骑兵突袭。卢绾在砀郡和东郡作战九个月,麾下不少将士是项它的旧部,等于在项羽面前打明牌,极有可能遭袭。

刘邦此刻也非常冷静,没有着急令卢绾增援,兄弟二人英雄所见略同,进行了一次战略大布局。

刘邦改立九江王英布为淮南王,把九江国与衡山国并为淮南国。英布的岳父衡山王吴芮,迁为长沙王,遥封长沙郡、黔中郡。刘邦把项羽所封的临江国拆分了,南郡归自己,其他两郡为长沙国。

经过这次分封,九江王英布遥封为淮南王,所辖郡由两个变三个;恒山王吴芮遥封为长沙王,所辖郡由一个变两个;项羽所封的临江国则从地图上抹去。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7)

汉军兵分两路,卢绾、刘贾率三万余大军从东郡南下,穿越砀郡、泗川郡,攻击九江郡寿春。英布则从荥阳战场抽离,率万余人南下穿过颍川郡和陈郡,渡过淮河,兵锋直指王都六城。

为项羽镇守九江郡的是周殷,此人本是项氏家臣,灭九江国后,项羽令周殷守此地。当大司马曹咎兵败自刭,项羽以周殷为大司马,按这个态势,项羽若能灭刘邦,日后周殷获封九江王也是有可能的。

周殷算是项羽亲信中能力不错的一员,经营九江郡近两年,囤积了不少粮草,防御布置合理,总兵力也不比汉军少。周殷屯兵寿春,原本打算派部分兵力北上增援项羽,谁料卢绾倒是先打过来了。

卢绾是在四个月后才拿下九江郡的,当时灌婴取得薛郡、泗川郡,连彭城都取了,刘邦项羽已经签订鸿沟之盟。项羽退兵,刘邦追击,项羽败势已成。接着项羽继续东撤,留守陈城的liji投降刘邦。

卢绾这几个月也做了不少事,汉军把寿春这段淮河数十里的船只都拖到了南岸,项羽绝无可能从寿春渡河南下。卢绾还取得了寿春以南十余个小城,兵力增至约四万。

刘邦韩信与项羽的最终之战(刘邦项羽对峙韩信称齐王)(8)

周殷在寿春不过万余人,困兽犹斗,他明白项羽自身难保,该考虑退路了。周殷虽然高居楚国大司马之位,但项缠离开六城时,安排自己的亲信守城,等周殷在寿春集结兵力打算北上时,六城守将断然拒绝,九江郡内部实际形成了新的割据势力。

周殷与卢绾也是熟人,秘密谈判,双方达成一致。周殷派人与汉使到舒城,命令守城的亲信投降汉军,并开赴六城假装增援,骗开六城的城门。英布军随西楚军杀入六城,屠城复仇泄愤。

随后卢绾、英布率军北上,参与垓下之战,周殷保留军队跟随英布。

周殷后来做了淮南王英布的大司马,跟着英布起兵反刘邦,真是身不由己,兵败被杀。

总的来说,在刘邦项羽韩信三足鼎立时,卢绾取东郡,攻九江,打破了势力平衡,引发曹参灌婴脱离韩信去攻击西楚国薛郡,天下形势对刘邦越来越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