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环境澎湃政务号关注兰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之柳青河治理工程,“兰山模式”再获点赞兰山头条现原文转发,以飨读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山东黑臭水体治理结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山东黑臭水体治理结果(兰山模式再受关注)

山东黑臭水体治理结果

日前,山东环境澎湃政务号关注兰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之柳青河治理工程,“兰山模式”再获点赞。兰山头条现原文转发,以飨读者。

编者按

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稳步解决农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我省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征集,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此次征集的10个典型案例,是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遴选的,适合我省农村实际,有利于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我省村庄分布广数量多,情况千差万别,在区位、地形、规模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工艺、费用有可能不同,各地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摸清底数、找准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因地制宜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治理方式和工程措施。今天为您介绍:临沂市兰山区黑臭水体治理柳青河治理工程。

一、项目概况

柳青河是临沂市兰山区境内的一条河流,干流全长34公里,其西支全长近20公里,流经汪沟、半程、枣园等乡镇,途经80多个社区和村庄。2016年底,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显示,柳青河西支黑臭度为重度。治理河水黑臭、找准根源、对症下药是关键。经过反复调研摸排发现,分布在沟渠、细小支流等点源处的村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是该河段黑臭的“罪魁祸首”。

兰山区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形成了“点源治理、支流净化、面源控制、实时监控”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

经过从点到支流到面源的全流域治理,各节点的黑臭水体得到有效净化,柳青河西支河水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标准。该治理模式实现从工业点源治污到工农统筹治污的转变,从动脉治污向毛细血管治污的转变,从集中治污向分布式治污的转变,达到全域清源治水的效果。

二、治理情况

(一)找准靶向、源头治理。安装111台/套金锣净水系统,可日处理污水34800吨,解决了80余个村镇点源污染,净化了柳青河的“毛细血管”。

(二)锁定支流、节点净化。在3条较大支流安装了3台金锣净水系统,可日净化河水16000吨,净化后的水流至支流下游河道,为柳青河主河道生态补水。

(三)立足园区、严控面源。流域内3个镇及2个工业园区依托日处理量4万吨的柳青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并充分利用1.1万亩荷塘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

(四)智能监控、无缝巡查。建立水环境智能安全防控平台,全周期智能化、数据化、数字化监控每一台设备的有效运行,并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动,政企联合构建科学高效的全流域管理体系。

三、运维管理

金锣净水系统采取租赁运维模式,改变过去政府一次性投资、后续持续投入管理,或者社区村、企业自行治理的模式,由政府出面长期租赁,第三方企业提供设备和日常维护,可节省财政资金支出,政府花小钱办大事。全域污水处理,源头治理是关键,但乡镇的污水分布在村社区、汇水沟渠、散乱企业等,采用传统污水处理厂通过铺设管网收集污水的方式,成本高、难度大,而且政府一次性集中投入财政压力巨大,而采取政府租赁运维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运维,成本低、见效快、长效有保障,既减轻了政府一次性大额财政支出负担,又节省了人工和运维等费用,极大降低了建设运营周期和政府综合运营成本。

四、经验做法

加强合作,对污水偷排乱倒“重拳”出击。在用金锣净水系统点源治污的基础上,依法取缔和限期整改排污150余家企业,特别是针对洗料厂、颗粒厂、豆制品厂、铝厂、养殖场、水厂COD严重超标,超出排放标准最高值近2000倍的问题,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依法取缔和处理企业或个人80余个,整改70余处,排污严重超标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截至目前,督促取缔和整改污染源150余个,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同金锣设备相结合,形成了“双向管控,严防严治”的新型治污模式。

加强合作,重点对河道内动物尸体组织无害化处理进行管控。检查柳青河各支流发现的死猪和死鸭及时上报,并协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柳青河水质受到污染以及猪瘟疫情扩散蔓延。

全面清理水面、沿岸垃圾,实现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巡查人员每天对柳青河两岸及河道内垃圾、漂浮物进行清理、转运,已形成日常性的工作,共计清理垃圾8350余处,清理垃圾大约5000袋,清理河道浮泥、水草和垃圾1060余吨。同时,通过监控中心对河道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河面垃圾和漂浮物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河道内的垃圾对柳青河水质产生影响,保证柳青河的岸清水绿。

来源:澎湃号·政务

编辑:高雅

值班主任:徐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