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语文课堂的调味剂

“幽默”这个词的意思是人的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简单说,智慧大于其所用,就形成幽默。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教师应变能力生动的体现。

一、教学幽默的作用

幽默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幽默之中包含情趣,蕴藏机智,凸显个性。教学幽默需要健康的个性心理因素作为支撑点,以陶冶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幽默有分寸,诙谐有尺度,能自如拓展教学的空间,也才能潇洒演绎个性化的教材,做到幽默中不失本份,欢乐中不乏启发,从而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故乡》一课,在学生争论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的时,他十分风趣地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的悬案!”当一个学生说鲁迅所以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时,他幽默地说;“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高级!”钱梦龙老师上课的课堂气氛之所以是活跃、积极的,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他善于使用教学幽默艺术。

幽默的语言,教学的谐趣,是教师教学机智灵感的闪光点。幽默可以使教师产生亲和力。我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顺便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的相关内容,然后我突然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如果必须从范进和孔乙己二人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是谁?”同学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接着我“大大咧咧”地说:“我宁愿是范进!”他们问:“为什么?”我幽默地说:“范进好歹也中了秀才,还中了举人,不像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学习的疲劳也随着这轻松欢快的笑声烟消云散了。一句幽默的话,可以恰到好处地为课堂教学增加点“佐料”。幽默有如此的魅力,语文教学完全可以把它请进课堂,让它为语文教学服务。

教学幽默的真正目的是让语文课教有价值,学有愉悦。它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教学幽默可使学生领略老师的人情之美和个性特征,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手托两腮,而头在渐渐地往下垂,显然是困了,想睡觉。我于是灵机一动,幽默地说:“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讲得真精彩呀!XX同学都陶醉了,不住地点头认可呢!”随着同学们的一阵轻松爽朗的笑声,那位同学自然也来精神了。于是我接着讲课,并没有中断课堂教学。可见,幽默乃师生关系的“润滑油”,因为教学幽默不损教师个人的尊严,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笑声会产生一种平衡的影响作用。亲切的笑声,即便是片刻即逝的笑声,也能填平人们的地位或看法之间的鸿沟。既然如此,教学幽默何乐而不为呢?

二、幽默教学的要领

1.亦庄亦谐。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幽默教学的运用因人而异。内向沉稳型的教师可以以语言的机智性取胜,在不动声色中,“幽”它一“默”,使学生在片刻思考之后,方觉回味无穷。外向开朗型的教师不妨结合夸张的语言态势以生动性取胜。只“庄”不“谐”会觉得呆板,只“谐”不“庄”又显得滑稽,只有亦庄亦谐方得幽默之妙处。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要坚决摒弃内容不健康的幽默。

2.服务语文教学。

幽默在教学中只是“添加剂”、“调味品”,量不可太多,所谓“物极必反”。频频笑语,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把握火候,注意分寸。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和欣赏和接受,在笑过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3.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享受教学幽默的乐趣,享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读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幽默产生的时刻,也正是人的情绪处于坦然开放的时刻。每当学生因心中喜说而开怀大笑之后,常常会感到精神振奋,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信心。

总之,幽默是一种美,是一种机智,是使课堂充满欢笑与快乐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充满艺术的过程,需要幽默。可以说,幽默是语文课堂的调味剂。

语文课堂趣事(幽默语文课堂的调味剂)(1)

语文课堂趣事(幽默语文课堂的调味剂)(2)

语文课堂趣事(幽默语文课堂的调味剂)(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