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互会”: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作用: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中苏友好同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改革内容: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结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内容: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结果: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内容:首先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结果: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加盟国分离趋势加剧。

三、东欧剧变

  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不成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 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 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1. 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2.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四、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解读(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8课)(1)

直击中考:

1.(2020·铜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东欧剧变

2.(2020•广东)如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解读(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8课)(2)

A.经济体制僵化 B.中苏关系破裂

C.欧共体的扩大 D.社会性质改变

3.(2020•扬州)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模式的弊端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运用

4.(2020•辽阳)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 )

A.两极格局结束 B.柏林危机

C.非洲17国独立 D.掀起拉美独立运动

5.(2020·河北)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 )

A.苏联 B.美国

C.俄罗斯 D.法国

参考答案:1.C 2.A 3.B 4.A 5.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