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老三篇”之一的《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现如今,《女驸马》早已成为全国各大黄梅戏院团常演不衰的经典名剧,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马兰、韩再芬、吴琼、杨俊等都相继主演过《女驸马》。说起《女驸马》,就不能不提《女驸马》的前身《双救举》,不能不提先后改编该剧的剧作家王兆乾、杨琦和陆洪非。同样,也不能不提岳西人张廷翰及其创建的黄梅戏班社“良友班”。

黄梅戏女驸马全集戏词(黄梅戏名剧女驸马的前世今生)(1)

唱本《替夫伸冤·贤良传》人物插图

《双救举》等剧集的手抄本,由张廷翰的徒弟左四和珍藏至20世纪50年代初贡献出来,交给了王兆乾。

二、王兆乾初创《女驸马》

1958年5月王兆乾去岳西帮助建立高腔剧团时,开始对《双救举》进行改编,定名为《女驸马》。王兆乾写完后交给安庆地区黄梅剧团排演。当时王兆乾署的是笔名“王湛”。

三、杨琦再次改编《女驸马》

在参加安徽省全省戏曲会演前,安庆地区先搞了地方戏会演。安庆地区黄梅剧团选了两个剧目参加,其中之一就是《女驸马》,但《女驸马》的这次地区会演没有成功,编剧杨琦说:(该剧)“致命的弱点是没有戏,剧本没有起伏跌宕,没有高潮,没有悬念,缺乏动作性,人物性格模糊,内心世界空虚。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地讲一个故事。”

安庆地区黄梅剧团团长姚明找到杨琦,让他抓紧时间修改《女驸马》剧本。杨琦因为自己是右派,想拒绝,提出让原作者修改。但那个时代强调个人绝对服从,他实在推脱不了,只好对全剧结构进行重新修改,并重写了“金殿”一场。改完后,演员们急匆匆地背台词、排演,并很快去芜湖参加了全省会演。

四、 陆洪非化“腐朽”为神奇

芜湖会演以后,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觉得该剧故事好,值得好好打造,他决定组织人员对剧本重新创作,并让省黄梅剧团的严凤英来主演,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党的八届七中会议演出。

曾希圣对陆洪非说:“洪非同志,《天仙配》经过你的手,火到国外去了,将是黄梅戏经典作品。一个新的任务给你,安庆的《女驸马》故事不错,值得打磨,这个任务交给你,要打造成《天仙配》一样成功!”

陆洪非很快就成功改编了《女驸马》,还根据曾希圣的意见,增设了一个冯益民,并且对唱词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他这一改,成就了黄梅戏剧史上又一部经典作品。杨琦后来写文章称赞说:“洪非同志对《女驸马》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冯益民这个人物,这是神来之笔!大大丰满了‘状元府’和‘金殿’这两场戏。更为重要的是,使公主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整个戏的喜剧风格也随之得到统一。二是加大了刘大人的戏,把这个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

黄梅戏女驸马全集戏词(黄梅戏名剧女驸马的前世今生)(2)

严凤英饰演的冯素珍

五、 电影《女驸马》开拍

1959年4月,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安徽省黄梅剧团为大会上演《女驸马》,受到热烈欢迎。周恩来上台与演员合影,对严凤英说:“我们又见面了。”严凤英激动地向周总理问好。

​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剧团赴北京演出《女驸马》。导演刘琼赶到北京,对陆洪非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安徽电影厂要把《女驸马》拍成电影,让他赶紧把舞台剧本改成电影文学剧本。

1959年9月,电影《女驸马》开拍。黄梅戏再次借助电影的翅膀,名扬海内外。“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唱遍神州大地。

黄梅戏女驸马全集戏词(黄梅戏名剧女驸马的前世今生)(3)

严凤英饰演电影《女驸马》中的冯素珍

​应该说,《女驸马》剧本的巨大成功离不开最早移植改编《双救举》的“潜岳第一名班”——“良友班”及其班主张廷翰;当然,王兆乾更是功不可没,但由于政治问题,时代没有给他再次创作改编的机会;杨琦让平铺直叙的故事有了曲折起伏;陆洪非则化“腐朽”为神奇,《女驸马》是经过他的手才得以成为经典名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