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疑问:

最近孩子在家上网课,翻看孩子六年级的数学课本,有一章的内容直接让我陷入了沉思,课本上写得“三停五眼”,确定是这个“停”么?真的没印错么?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三庭五眼”,而且古时候看面相不是也分上庭、中庭、下庭这“三庭”么?问孩子爸,结果孩子爸说他以为是“三亭五眼”,好家伙,这一会功夫出来三个版本了!我此刻只想问问,这个三ting五眼的ting到底是哪个ting?

怎样正确的判断自己是三庭五眼(三停五眼怎么就演化成)(1)

到底是“三停五眼”,还是“三庭五眼”?

1、网络知识大多都是三庭,其实是错误的

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都有词条“三庭五眼”,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大都出来的是“三庭五眼”,给人们错觉和误导了。

有人把相学中常提起的“天庭饱满"来想当然地认为"三庭五眼"是正确的。天庭是中国古人对额头的代称。完整的话应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古人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庭,分别对应印堂至发际、印堂至准头(鼻头)、鼻头至下巴等三部分。而这个位置也正好和真正地“三停五眼”相近。

2、“三停五眼”,其实是个美学知识的专业术语

下图是初中美术课本,很明确,写的是“停”字。

怎样正确的判断自己是三庭五眼(三停五眼怎么就演化成)(2)

口腔解剖生理学也是“停”字。

怎样正确的判断自己是三庭五眼(三停五眼怎么就演化成)(3)

如《四库全书》中的《荠舟学画编》(清代沈宗骞的绘画论著)、《画学集成》,以及《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中用的就是“三停五眼”。

为什么应该是“停",溯源

1、停:在【新华字典】里面有释义:成数,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怎样正确的判断自己是三庭五眼(三停五眼怎么就演化成)(4)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停”的释义——“总数分成几等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辞海》对“停”的释义——“成数。一成叫一停”,成数就是份数。

2、例句

《隋唐演义》第五十六回:

这些李密手下将士,个个要想干功,直杀得宋金刚的人马,十停去了八停,只剩二三千人败将下去。

董解元(金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众僧三百馀人,比及扣寺门,十停儿死了七八。”

《水浒传》第九九回:

“城中百姓受暴虐不过,弃了家产,四散逃亡。十停中已去了七八停。”

宋江再拜泣涕道:“当初小将等一百八人破大辽,还京都不曾损了一个。谁想首先去了公孙胜。京师已留下数人。克复扬州,渡大江,怎知十停去七。今日宋江虽存,有何面止再见山东父老,故乡亲戚!”

《红楼梦》第三三回:

“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怎样正确的判断自己是三庭五眼(三停五眼怎么就演化成)(5)

在专有术语当中,实际上没有“三庭五眼”一说,即使有,也多为以讹传讹所致。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听命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