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是我国与县平级的县级行政区,也是《宪法》中所指的“不设(市辖)区的市”,县级市没有地方立法权。理论上,除了由自治州、地区、盟管辖的县级市外,县级市应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但实际上,现时各省、自治区的县级市除省直辖县级市外,通常由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地级市代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也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城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实行独有的“师市合一”行政体制,由兵团直接管理,行使行政职能。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县级市都以“撤县设市”方式建立。自1983年起,县级市被作为行政区划术语被正式确立下来,截至2021年3月,中国共计394个县级市。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第一座建制市是民国时期设立的广州市,但几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我国第一个县级市是那一座城市。有人说是常熟市,特别是网络自媒体文章算都说是常熟市,但在常熟市之前我国就存在了市管市的情况;有人说是旅顺市,因为旅顺市是旅大市管辖的市,但是县级市这个概念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因此众说纷纭,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百强县级市庄河市(我国的第一个县级市众说纷纭:旅顺市)(1)

第一种说法是辽宁省旅大市所辖的旅顺市。1954年辽宁省旅大市辖旅顺市,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市(地级) 管市(县级)的市。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截至1999年底全国有营口、泰州、常州、无锡、苏州、青岛、枣庄、威海、广州、江门、佛山等11个地级市实现地级市管全部县级市,约占全国地级市 的5%。

百强县级市庄河市(我国的第一个县级市众说纷纭:旅顺市)(2)

第二个说法是秦皇岛市、汉沽市和宣化市。这种说法认为,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县级市出现在1960年的河北省,有秦皇岛市和汉沽市,受地级唐山市代管。由于河北省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存在很多问题,故而河北自上世纪就开始谋求在行政区划上进行调整,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开始探索地级市和大县制双重改革,在1960年达到顶峰:激进地全面废除地区,实行全省地市大合并。而被唐山地区包围的秦皇岛由省辖市(级别等同与地级市)变更为唐山市下辖,成了市辖市(级别等同于县级市)。当然这次改革太冒进,虽然一举改变了全省小县林立,以邻为壑的局面,但同样因为步子迈的太大,没过多久就恢复原状了。故而今天没有多少河北人,甚至可以说的绝对一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河北人都不知晓不清楚不了解这次改革。然而这次探索并不是徒劳无功,他为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的地市合并、地改市提供了宝贵的范例。所以说,中国第一批地级市是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邯郸市。其中最符合当今地级市定义和职权的,则是唐山市和张家口市,因为唐山市除管理原唐山地区各县外,还代管了秦皇岛市和汉沽市两个市,而张家口市代管了宣化市。而中国第一个县级市是哪个市?这种说法认为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或者说秦皇岛市是中国第一个‘市辖市’。至于同样为唐山代管过的县级市汉沽市,如今已经变为天津滨海新区下的一个街道,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城市了。而宣化市今天已经是张家口市辖宣化区,也不是独立的城市了。

百强县级市庄河市(我国的第一个县级市众说纷纭:旅顺市)(3)

第三种说法常熟市。1983年3月常熟县撤县设市,设立县级市。因为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县级市的概念和行政区划术语。那么改革开放之前只有“X辖市”的概念 ,市的系统是单列的。并没有专门的“县级市”的叫法,而“专区辖市”和“省辖市”都不能算县级市。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随后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并把此作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此市管县、市代管市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将原地辖市根据其行政地位改称县级市。在“地改市”中未能和地区行政公署合体的“市”逐步被定性为县级,在徽州地区地改市时和黄山市闹矛盾后,这些县级市与地级市的关系由“名副其实的被代管”变成了“名义上代管实际上管辖”。

百强县级市庄河市(我国的第一个县级市众说纷纭:旅顺市)(4)

百强县级市庄河市(我国的第一个县级市众说纷纭:旅顺市)(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