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1)

当时看到预告片,就被这个题材,这个故事,还有这两位优秀的女演员所吸引。

然后特地准备了一大包纸巾,想着很可能会在电影院大哭一场。

甚至还有一点点犹豫,要不要带着妈妈一起去看,到时候如果哭的稀里哗啦的,会不会很丢脸。

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

这部电影的确有泪点,两位女演员吴彦姝、奚美娟确实演的也好,但感动之处都是点到而止,属于眼泪含在眼圈里,忍一下便能止住,不至于爆哭的那种。

而且个人感觉,导演在本片中,情绪表达的过多,但叙事上欠缺了一点。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2)

很多段落单拿出来,也许都能作为先导片,吸引观众、引发共鸣,但连在一起就会显得有些散,核心事件不突出,很像是篇流水账。

尤其是最后文淇饰演的女小偷突然间带着个孩子冒出来,各种打扫、帮忙、照顾,然后留下一封信就消失不见,显得没头没脑、莫名其妙的!

还有妈妈最后带着女儿来到养老院,推着轮椅走到海边,两人一起嬉戏的段落,虽然很美好很煽情,但……过于理想化,并没有解决这对母女的现实困境。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3)

与《妈妈!》相比,同为展现阿尔茨海默症这个主题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就要高明的多,《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也在表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的各种日常,也是碎片化的,主角也有那种像神经错乱、精神不正常的幻听、幻视,但导演设计的很巧妙,把爸爸的记忆布设的像一个迷局,我们观众如同爸爸一样困在了这个迷局之中,虽然也匪夷所思,虽然也摸不着头脑,但理清时间线之后,则会更加的感同身受,直到最后爸爸像孩子一样哭着抱着护士说自己想妈妈,观众才和片中人“爸爸”一样得到了一次释放并且备受感动。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4)

而《妈妈!》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叙事上以碎片化事件的罗列为主,故事主题的阐述不够丰满。我们看到先是女儿照顾妈妈,妈妈像个小孩一样;后来女儿发现自己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于是选择将妈妈送到养老院,自己面对;随后妈妈主动回来照顾女儿,女儿的病情愈发严重,小便失禁、夜间幻觉、不认识字、性情大变、甚至打骂妈妈……直到不认识妈妈。但妈妈依然不离不弃,像“母狼”一样,坚强的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意思我们都懂,歌颂母爱的伟大,感叹:世上只有妈妈好!但那个劲道和味道确实还不够!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5)

还有一点,蓝雨星城有些疑虑。我们且不说,是不是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都有这种情绪失控、举止怪异的情况,就算有,是不是可以讲述的……怎么说呢?更让人接受一些?或者说,讲述的更全面一些。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电影呈现出来的女儿的状态,更像是患有精神错乱的疾病,而不是“老年痴呆”。

可能是我们真的不懂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疾病吧,但看完本片真的有些担心会给普通观众一些误解。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6)

说一千道一万,不得不夸赞一下吴彦姝和奚美娟两位老戏骨的表演。这部电影是很典型的“人保戏”,即便在叙事上、在架构上存在一定问题,但两位老师的表演还是非常打动人心的。奚美娟一直都以稳重、严肃、清冷的形象为主,这次可谓打破成规,做出各种怪异的、错乱的行为,演出了好几种性格特性;吴彦姝更是令人叹服,她把一位85岁老母亲还要照顾65岁女儿的辛酸却坚强、隐忍却勇敢、委屈却又大度包容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当奚美娟饰演的女儿尿失禁抱着她失声痛哭时,她抚摸着女儿的头,轻声安慰:不要怕,妈妈在呢!太催泪了!

为什么妈妈哭了自己也想哭(妈妈很感人但情绪渲染过多了一些)(7)

还有她满头银发、眼窝深陷,听到女儿叫自己妈妈,然后女儿又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但很像我的妈妈的时候,那种从兴奋到失落再到释然的状态转变,太生动太真实太细腻了!

还有前半部分,妈妈老小孩的样子,也特别可爱,撒娇、耍赖、跟女儿斗气,然而又俏皮、优雅、小资。这个老太太太有魅力了!

作者:蓝雨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