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0日讯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这一直是科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小行星撞击和大型火山爆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最近,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们,对此有了新的发现。

恐龙灭绝时还有哪些事物随之灭绝(从1000多件恐龙蛋标本中)(1)

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窃蛋龙类、鸭嘴龙类和暴龙类。 赵闯 绘图

长江日报记者9月20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科研团队对陕西山阳盆地开展的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另一重要原因。

“要回答好恐龙灭绝之谜,最核心的是要依托于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空记录。”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非博士介绍,恐龙蛋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同时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可以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

研究团队用了7年时间,在我国陕西商洛地区山阳盆地的上白垩世红色砂岩中,系统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进行分析,同时,他们在山阳盆地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以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

分析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蛋类型主要为瑶屯巨形蛋、长形蛋和坪岭叠层蛋,其母体恐龙分别为窃蛋龙类和鸭嘴龙类,这与山阳盆地恐龙骨骼化石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十分吻合,而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这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恐龙灭绝时还有哪些事物随之灭绝(从1000多件恐龙蛋标本中)(2)

产自山阳盆地内的瑶屯巨形蛋。

不仅如此,综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在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多样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因此该研究认为,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恐龙灭绝时还有哪些事物随之灭绝(从1000多件恐龙蛋标本中)(3)

图中表示的是山阳盆地的岩性柱(A和B)、磁极性序列(C),天文调谐结果(D)、恐龙化石分布(E)以及海洋氧同位素记录在白垩纪末期的变化(F和G),指示盆地内的恐龙在其灭绝前的200万年间多样性很低,且古气候、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对恐龙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韩非表示,古气候、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对恐龙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晚白垩世时期,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从由德干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王俊芳 陈华文)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