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会发生什么?》里,我们已经设定了推演分析的规则:时间往后顺延276年,人物以前面那个明朝出现过的人物为先。

为了方便区分,把前面那个明朝,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朝称为「前明」,把后面这个明朝,也就是放在清朝位置上的明朝称为「后明」。

后明只享受前明的发展成果,但不知道前明发生的事。

同时,将后明分成了8个阶段:

  1. 洪武、建文时期(1644—1678)
  2. 永乐、洪熙、宣德时期(1678—1711)
  3.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711—1740)
  4.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740—1797)
  5. 嘉靖时期(1797—1842)
  6. 隆庆时期(1842—1848)
  7. 万历时期(1848—1896)
  8. 天启、崇祯时期(1896—1920)

这一篇,是第五阶段(1797—1842)的第一篇文章。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3)变革前夜》的内容:

  1. 东西方持续进行各种交流
  2. 中国开始思想解放运动
  3.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
  4. 马戛尔尼访华
  5. 明武宗驾崩,中国错过工业革命

这一篇,我们来看看海外华人土司在1800年以后发生的事。

14.1 海外华人的人口数量

14.2 南洋各方势力的冲突

14.3 华人土司的工业革命

14.4 开拓大洋洲、夏威夷

海外华人的人口数量

自从贡榜之战和南洋华人获得册封后,加上国内生存空间紧张、东南亚自然资源大量被发现,加速吸引了国内华人下南洋。

在19世纪初期,东南亚地区的总人口最多也不超过3000万。

如果减去中南半岛和后明占据的菲律宾北部,从马来半岛到菲律宾南部一线以南的南洋群岛上,本地土著人口最多也就1500万了,而且没有统一的国家,大一点的就成后明的藩属国了,小一点的都是一些土邦或原始部落。

正德末期,后明的人口就达到了7亿,到嘉靖年间,人口自然会继续增加。

到19世纪初期,南洋地区建立了很多华人政权,并获得了后明朝廷的册封,成为华人土司。

南洋华人大部分都生活在华人土司控制的地方,就算还有生活在荷兰殖民地的,经过之前的教训,也不会再次被屠杀了,安全有保障。

经过百十年的繁衍,就算不包括后明控制的吕宋地区(菲律宾北部),南洋华人的人口数量,也必然会很多。

历史上,哪怕满清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下南洋的华人也有150万之多。

后明并没有闭关锁国,也没有限定国人出海的时间,且人口也比同时期的满清多,因此,在鸦片战争前,后明出海的人数一定会比150万多。

历史上,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招至东南亚的“契约华工”就有约200万人;而1922年至1939年间,仅仅17年时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超过500万。

不过,后明的情况与历史上不同。

历史上是西方列强往东南亚招工,是帮别人打工,而后明则是自己下南洋去创业。

至于会有多少人下南洋,我们参考历史上闯关东的人口数量——3000万。

历史上,自从满清1860年开禁放垦,允许汉人迁移至山海关以东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不到100年的时间,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

而在后明,从1681年郑和下西洋开始,到1740年巴城大屠杀和1765年贡榜之战以后,南洋华人开始占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获得册封、巩固自己的地位、加速移民、发现大量自然资源,再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也有百十年的时间。

而后明的人口,比满清和民国开放闯关东时还多。虽然没有满清1855年后的天灾,但生存空间和社会资源依然紧张,尤其是南方。

同时,这3000万人中,不全是定居在南洋的,也不全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

南洋地区南来北往的人很多,这些华人,有可能就是路过的商人,有可能是暂住在这里工作的,也有可能是跟随家人来的。

而定居在南洋的华人,也会结婚生子,诞下南洋本土出生的华人。

如此,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南洋的华人下南洋的人数达到3000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按上面推测的数据,此时华人在南洋的占比,至少达到了三分之二。如果抛却一些岛屿深处的热带雨林地区,在海岸边,这一比例将更大,甚至基本上只有华人。

3000万人,与后国内动辄数亿人口相比,似乎不算多,甚至还比不上国内好几个省的人口。

但与此时的欧洲各国相比,3000万人口已经不少了。

1800年的欧洲,人口最多的是俄罗斯,才3500万人,其次是法国,2900万人,而英国本土(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加起来,也才1088万人,荷兰本土甚至只有210万人。

所以,哪怕没有3000万人,就按历史上的数字,在鸦片战争前只有150万人的话,这个人数也是不少的。

而且,只要是生活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是寄人篱下,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开始工业革命后。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2)

南洋各方势力的冲突

因为不同于历史上,华人下南洋只是为了谋生,要么去西方殖民地经商、务工,要么到土著地区开采矿石,但不参与政治,只是偶尔涉入当地土著互相之间的矛盾。

此时后明的华人到南洋地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殖民色彩。

一些人去南洋,只是为了在南洋圈占一块地方,获得后明朝廷的册封,以此光宗耀祖,再回到家乡去想方设法的吸引移民过来,以开拓和巩固手里的权利。

所以,一定会有人专门到南洋去寻找合适的土地,不管当地有没有土著居民,都圈占下来,也因此,南洋华人和土著之间的冲突,将会比原本的历史上更大。

哪怕是历史上的兰芳共和国,在获得一些土著承认的同时,也在和另一些土著进行战争。

在现在这些南洋华人建立土司后,也一定会和当地土著进行战争,争夺自然资源和生存空间。

好在,后明南洋华人的武装力量会比历史上更大,各种武器都能花钱买到,可以和后明的卫所军队买,也可以和西方人买,甚至,在建立土司后,可以招揽一些工匠自己制造。

当然,对于苏禄、浡泥这样的后明认可的藩属国,宣慰司肯定是得和平相处的,不然人家向朝廷上书告状就不好了。

但同时,这些藩属国内也会有华人移民,他们不能制定对华人不利的政策。

否则,这些华人宣慰司也就有借口与他们争夺了。就算他们好意思厚着脸皮去告御状,这些土司也同样可以上书说明缘由,并在国内使力,让朝廷政策偏向自己。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3)

西方殖民势力在这段时间,也会在东南亚扩张。

荷兰东印度公司会以巴达维亚为中心,往整个爪哇岛和苏门答腊等地扩张,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占据槟榔屿后,也会与荷兰争夺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并往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渗透。

1795年,英国占领荷属马六甲,控制了整个马六甲海峡,直到1818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才还给荷兰。

1824年3月17日,英荷双方在伦敦缔结条约,马六甲海峡以南属荷兰势力范围,马六甲海峡以北属英国势力范围。

上述这些是在历史上发生的,在后明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唯一的变数可能是:新加坡已经被华人势力占据,并成为中国商人西出印度洋时,在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英国没办法再在1819年从柔佛手里拿到这个港口了。

之前,英国攻占马六甲,还是找的荷兰是法国同盟国的借口,在拿破仑战争后,不得不将马六甲还给荷兰。

而这时的新加坡在华人土司手上,不是东南亚土邦,背靠中国,英国找不到借口,就不能攻打。

否则,后明像之前对荷兰那样对英国,禁止通商,那英国就得不偿失了。

如此一来,华人土司势力、西方殖民势力以及东南亚各土邦,就会在南洋形成微妙的平衡,直到鸦片战争……

华人土司的工业革命

南洋华人占据了那些地方,除了获得官爵册封、开发自然资源外,还可以与英、荷的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并为来往的东西方商船提供服务。

首先,种田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

南洋地区属于热带地区,水稻一年三熟,华人来了肯定会种出稻米、运到国内去养活更多人口。还有甘蔗、棉花、椰子、咖啡、胡椒等,都可以种植,海洋里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其次,东南亚矿产资源丰富。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铜、镍、铝、钛,钾盐、石油、天然气尤其丰富,而在当时,则是那里刚发现的金、锡、煤矿更受关注,在历史上吸引了大量华工去开采。

最后,在土司建立后,可以发展制造业。

对产出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把甘蔗制成砂糖、把棉花织成棉布……产出具有更价值的东西。

这些原材料和产品,可以就近卖到中国内地,可以卖给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也可以由华商自己运到欧洲,赚取高额利润。

还有中国内地的茶、丝绸等货物,华商们将它们从中国内地运到南洋后,可以转移到武装商船,继续运送到欧洲。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4)

而到达欧洲的华商们,自然能够发现欧洲工业革命后产生的蒸汽机等各种机器,也自然能够感觉出这些机器的好来,一定会想办法购买一些带回来,并尽可能掌握其制造方法。

国内,因为种种原因(种种原因都是为了不改变历史大势、尽量贴合历史,不让国内提前工业革命),没办法将这些机器运回内地,但东南亚的各华人宣慰司就没有这些限制了,完全可以跟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步伐。

同时,下南洋的华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互相之间地位平等,再加上后明只封官职、不管管理,不论土司是采用继承制还是选举制、是一人独裁还是全民共议,后明都不会管。

因此,宣慰司内的制度也比后明国内更加灵活,也更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

在华商将蒸汽机等机器带回来后,立马就可以升级矿业和制造业,将这些机器用在采矿、纺织、航运等方面。

因为南洋华人分为各宣慰司,可能并不是所有宣慰司都有意愿进行工业革命,互相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难以统合规划,所以,工业革命不会进行得很全面,只能在某一些行业完成工业革命,不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且,南洋华人土司还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各个岛屿上,且基本在岸边,有海洋运输在,也不会太重视铁路运输,可能只在矿场里建一些很短的铁路。

最重要的是,中国最精英的那一部分人都在后明国内,很少会来南洋,来南洋的华人基本都是底层百姓和商人,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很少,很难吃透西方传来的科技知识,更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就算南洋华人花重金回国去请人来研究,或去欧洲聘请专家,人数也有限,而想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也需要时间。因此,南洋的工业革命局限性很大。

但南洋华人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西方人看了都要嫉妒。

一是他们不用为产品的原材料产地发愁,因为他们本身就在原材料产地,就是为了加工这些原材料、提高附加值,才发展制造业、进行工业革命的;

二是他们不用为产品销售市场发愁,因为在他们北边不远处,就有一个数亿人规模的大市场,可以完全吃下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甚至还填不满。

如此一来,南洋华人会迅速富裕起来,并吸引更多的华人下南洋。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5)

开拓夏威夷、大洋洲

到1840年以前,东南亚大概会形成一下格局:

越南北部和菲律宾北部(吕宋岛及附近几个小岛)被后明占据,分别设置交趾、吕宋布政使司进行管辖。

中南半岛东南部,是后明册封的暹罗、越南(即安南,“西山起义”后改名)、柬埔寨(即真腊,《明史》称“甘武者”,万历后称“柬埔寨”)三个藩属国。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南,从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开始,往南,则是南洋地区,这里情况复杂,有华人土司,有后明藩属国,有当地土邦、部落,有西方殖民势力。

从菲律宾群岛西南部到加里曼丹岛北部,有苏禄、浡泥(即文莱)这两个后明的藩属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马六甲海峡以南的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沿海和小巽他群岛大部、摩鹿加群岛全部,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马六甲海峡以北的马来半岛西部。

其余地方,除了内陆地区还会有当地的土邦、部落,其余地方基本上都会被华人土司挤占。

这些地方包括马来半岛东部、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大部等岛屿,包括菲律宾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等岛屿,包括新几内亚岛和附近岛屿,甚至包括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小巽他群岛中穿插挤占的巴厘岛、东帝汶等地方。

因为华人占据这些地方,大多数一开始只是为了获得后明的册封,因此,对于这些地方的获得方式也有很多不同,除了强行占据外,还可以向当地土邦租借、从西方殖民者手里购买,甚至与当地势力合作。

不过,随着华人人数的增加、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开拓生存空间,再加上文化上的差异,华人土司会和当地土邦、部落发生冲突,然后,从海岸边一步一步向内陆开发,最终将这些地方全部控制。

明朝怎么放清朝进来的(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6)

在南洋地区被挤满之后,华人还会进一步向其他地方进发。

1778年,英国人发现了夏威夷群岛,发现当地居民把夏威夷盛产的、在中国非常名贵的檀香木当作柴火烧。所以,英国人就先把当地的檀香木运往中国,又将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又运往岛上,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很快,吸引了很多中国商人和船员到夏威夷来贩运檀香木。

历史上,日本明治维新前,夏威夷群岛上到处都是华人,日本明治维新后,在日本鼓励移民的情况下,华人才逐渐被日本人取代。

但是,在后明,情况则会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不用等到英国人发现夏威夷群岛,在海外到处圈地、想要获得册封的华人,大概会在英国人之前发现夏威夷群岛。

不用等到日本明治维新,也不用等到当地土著1810年成立夏威夷王国,华人在发现这里后,就能将其占据下来,获得后明的册封,变为中国的羁糜领土。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发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南太平洋岛屿上,也即现在所称的大洋洲。

在华人占据新几内亚岛的同时,自然会继续往大洋洲的其他地方进发。毕竟,按照现在的划分,新几内亚岛的东部就是大洋洲了,可见他们之间的联系紧密。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澳大利亚1606年被荷兰人发现并登陆、1770年又被英国人发现东海岸、1788年被英国人正式殖民,新西兰也在1769到1777年被英国人占据、建立殖民据点,加上此时的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南洋华人需要向英国购买蒸汽机等机器……

南洋华人可能也晚英国人一步到来,而英国人也不愿意出让土地给华人建立土司,所以,我们这里就保守一点——华人会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定居、进行建设(就像之前去荷属巴达维亚一样),但无法将那里变成中国的羁糜领土。

但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其他南太平洋岛屿,如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就可以任华人驰骋了。

这里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就算被西方殖民者发现了,大部分也没有被占据。

只有西班牙占据了关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失去马尼拉之后,就算继续维持也没多大意义了,不如放弃或卖给华人。

这些南太平洋岛屿占据起来也很容易,几千人、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就能占据,建立土司后,就算达不到宣慰使司的要求,但就算册封个长官司,也能获得两个正六品、从七品的官职——长官、副长官。

因此,在1840年以前,欧洲人还不愿占据南太平洋岛屿时,这里就会被华人土司占据,成为中国的羁糜领土。

不过,在后明,这些岛屿的名称就会和现在不同了,甚至大洋、大洲的划分都会与现在不同。


上一篇: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3)变革前夜

下一篇(1):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5)鸦片战争(上)

下一篇(2):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5)鸦片战争(中)

下一篇(3):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5)鸦片战争(下)

,